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纺织品遭遇特保调查 > 正文
 

国际金融报:纺织后配额究竟是谁的获利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 08: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许凯 发自上海

  “纺织品配额取消,并不意味着自由贸易时代的来临。”2004年12月19日,一个明媚的上午,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纺织业如何迎战后配额时代”高峰论坛上,对台下包括专家、业内人士、政府官员和媒体在内的数百名听众警示说。

  如今,龙先生的话言犹在耳,他所预见的障碍接踵而至……

  2005年4月5日,美国宣布对中国棉织衬衫和上衣、棉制长裤、纯棉和人造纤维内衣裤三类出口纺织品发起特别保障调查,启动了设限程序;

  4月6日,欧盟公布“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纺织品采取保障措施的行动指南”,为启动保障程序设置了主观条件;

  与欧盟同一天,美国纺织品与服装行业再次向美国政府提出诉求,要求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衫、毛线衫、胸罩和人造纤维裤子等14种产品重新设置进口配额。

  欧美“设限”,给中国纺织业以轩然大波,“警报频起”、“‘设限’大棒再袭中国企业”之类的新闻标题频频见诸报端和网络。对中国纺织界而言,自2005年1月1日纺织配额取消,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该来的都来了”。

  与纷乱的事态进展相应,是繁杂而各执一端的论调充斥,并影响着各国的判断和政策走向。那么,冷静之余,人们不仅要问:纺织后配额时代,中国得到了什么?美欧失去了什么?究竟是谁的获利时代?

  中国得到什么

  “要付出比配额时代多得多的代价。”赵丹阳说

  “配额取消,这是个机会。”江苏堂皇集团董事长、总裁荆玉堂高级工程师对记者说,“堂皇这些年,由于配额限制,尽管国内市场做得不错,但出口量却很小。过去一年才能出口五六百万美元的货物。就是这些,还是通过其他外贸公司拿到些配额。配额实在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为了得到更多的出口机会,荆玉堂和他所在的企业,频繁参加各种展会,以期望通过展会认识贸易商,寻找更多可以出口的机会。

  同样的困苦,配额取消前很多没有出口权的企业,都体会得“刻骨铭心”。困苦的煎熬,使他们形成荆玉堂一样的想法,大家都把配额取消看成是一个天赐良机,“可以大干一场了”。

  从出口量增加带来的相应利好角度,与欧美相比,中国真的从纺织配额取消获利丰厚吗?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级经济师赵丹阳提出了不同看法:“中国是否从美国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中获利,不应看配额后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量的大幅增长;而要看利润是否比配额时增加。即扣除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所得的净收入是否比有配额时的配额收入相应增加。”

  为此,长期从事对美服装出口工作的赵丹阳对配额取消前后中国的收益做了个比较:200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纺织品服装60.20亿美元,其中配额收入约占1/4到1/3。如以1/4算,则中国当年的纺织品配额收入约15亿美元。

  “2005年纺织品配额全部取消,中国的纺织品配额收入全部消失。中国要出口美国多少纺织品服装才能创造15亿美元的纯利?如果按5%的纯利,则要出口300亿美元。实际还要更多。300亿约占美国2003年纺织品服装进口的40%。”赵反问。

  “中国要达到此出口量,要付出比配额时代多得多的代价。”赵丹阳进一步分析说,中国将要面临“贸易争端,美国的纺织品‘特保措施’,反倾销措施,与其他纺织品服装出口国的竞争和冲突,资源、能源消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出口总量增长,而收益没增长或跟不上出口总量的增长。不是效益型的增长。”赵分析说,配额取消,原无纺织品配额的外资、台资和民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是纺织品配额取消的受益者。而中国政府损失了配额招标的财政收入,国有外贸和国有大型服装生产企业损失了配额下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收入,“只有净收入才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值部分。其余只不过是财富和资源从中国到美国的转移。”

  即使没有赵丹阳所担忧的那些因素,中国纺织企业也未必大规模获利———纺织配额取消后带来的较大量出口增长,是以低价出口为代价的,企业获利只是整个利润空间中的很小一部分。2004年记者曾在浙江考察部分纺织企业,发现目前的纺织出口,都处于薄利多销时代。很多企业为了获得蝇头小利,只有开足马力大量生产大量出口,靠量的出口获得较大利润。该消息得到宁波雅戈尔集团副总经理、宁波雅戈尔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云彪的证实,“出口的利润很薄。”

  薄利多销的竞争策略,面临纺织“设限”难关。据沈阳某服装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部分服装生产企业的利润已经很薄,一件衬衫利润只有几十美分,即使没有美国的特保调查,仅原材料上涨就已经对这些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如果再加上特保调查,部分企业可能陷入无利可图的困境,面临倒闭危险。

  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不少是靠做OEM盈利,不但一些小企业,就连大名鼎鼎的雅戈尔集团,也在帮耐克公司做OEM。这部分的出口利润,生产企业拿到的远远是小头。

  国际纺织品采购价值链中,我国纺织品生产商只能拿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

  “后配额时代对很多企业而言,不啻是‘生死劫’。”一位纺织业内人士认为。

  谁的获利时代

  在本届广交会上,纺织品定单几成“烫手山芋”

  “美国启动这三类服装的特保措施,对于公司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目前已经签好的对美国出口的订单,公司考虑尽快出货,努力把损失减到最少。”4月15日,在广州开幕的97届也是“后配额时代”首届广交会上,上海三枪进出口有限公司表示。据了解,为了规避风险,该公司从去年以来,接单就比较慎重,对于数量大、时间长的订单,会更为慎重。

  三枪的说法,反映了众多国内企业的真实想法。在这次广交会上,纺织品定单几成“烫手山芋”。为了回避风险,一些企业采取种种方式,或绕开三类纺织品,或只接急单、小批量订单等。“目前接美国订单只接到5月份,以后原则上只接急单和小批量单。”广东省纺一位业务经理说。

  广东名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民强称,尽管前两个月企业出口订单是增长了近30%左右,也有少数客户订单增加了一倍,但自己还是高兴不起来。他认为,客户是在争取上半年的货源,目前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全年总量。而全年总量形势很难预料。

  欧洲商人也证实了这一事实,他们并没有看到“中国纺织品潮水般涌入”的现象。德国服装工业协会总干事拉施表示,取消配额没有给德国带来特别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这里的市场早已全面饱和,而且纺织品价格不会随着配额制的取消而大幅下降”。

  不仅如此,自2005年1月1日起,中国对部分服装出口征收出口关税;从3月1日起,中国纺织品出口须办理出口许可证,规定了200多个商品编号的纺织品出口应申请许可证;而4月1日起,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将不再享受欧盟普惠待遇,关税提高3个百分点……

  然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丹辉分析认为,“后配额时代”世界纺织品贸易将出现一些新的走向:配额取消将刺激世界纺织品服装产能的全面释放,促进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增长;配额取消将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格局;纺织品服装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全球纺织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与新走向出现同步,中国和欧美的纺织业,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将面临不同的困境。中国企业尽管有着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优势、纺织原料和产业集群优势,但也有着品牌低端、装备差、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劣势;美欧纺织业尽管遭受较大冲击,但也有利于其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抽调资金进入更高端产业。从这个角度看,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形容颇为恰且。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纺织新闻 全部配额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