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外资限入石油开采 俄罗斯石油今年不欢迎外资(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19:14 《全球财经观察》

  肥水不流外人田?

  特鲁特涅夫称,东西伯利亚的石油管线是关系到俄罗斯国家利益的战略性工程。“俄罗斯不应成为西方企业廉价的能源供应国,”他强调,“有些外国公司收购俄罗斯油气田开
发权,其目的并不是实际开采,只为了提高公司市值,待价而沽。”

  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俄罗斯政府曾因此特别强调,今后10年国家将为吸引外国投资创造良好条件,并在法律上提供优惠保证。

  当外资果然进一步增加的时候,俄罗斯又反悔了。

  现在,外国投资者已被摒开,那么面对东西伯利亚的冻土带,俄罗斯人自己对付得了吗?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经济研究室研究员李福川对此表示乐观。世界油价高企,大量出口能源的俄罗斯其经济状况不断好转,“已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俄罗斯国有企业接手后,即便生产效率可能降低,但产业的上游一定能得到保障。

  与此不同的是,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曹晓希认为,俄罗斯用在石油上的资金不一定足以独立开发冻土带。而张抗也认为,如果没有外资,“想有效率地开发很困难”。

  普京要求一切都须建立在主权的基础上。所以,这一限入令“表明政治权力再次高于经济,俄罗斯政府始终把持着土地和工厂,并历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其分发或收回”。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对《全球财经观察》指出,俄罗斯人如果打定主意独守东西伯利亚也未必没有道理。

  长远看,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越搁置越升值。在这里,效率不是最重要的。这正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

  外资信心受挫

  特鲁特涅夫的外资限入令可能挫伤投资者的信心。

  壳牌石油公司驻莫斯科的代表失望地表示,“我们对这个规定感到十分不理解”。原本在俄罗斯油气田拍卖中跃跃欲试的外资公司,今后可能无缘参与投标了。即便是合资企业也会受波及。

  这个规定波及到包括尤科斯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在内的俄罗斯各大能源企业。将目标瞄准俄罗斯能源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可能受影响。

  中国企业的损失并不是现实性的,李福川称之为“计划中的损失”。虽然中国企业对俄罗斯石油上游的经营远不及持股50%的BP,但曹晓希认为,“在限入令面前,我们的损失并不比BP更小”,因为中国企业同BP一样对东西伯利亚有诸多计划。

  按计划,今年3月30日,俄罗斯政府将拍卖特列布斯油田和季托夫油田的开采权,中石油、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等都有意参与竞标,现在则不得不提前出局。

  中国公司也有意竞拍占全俄铜矿储量40%的乌多坎铜矿,如果新规定付诸实施,那么计划也势必落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俄罗斯石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