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汽车业:国际化戏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5:49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记者观察④ 宏观与石油,发展与现代化,种种逻辑指向汽车。在2006年大门洞开的前夕,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不仅具有实质意义,也折射出更多的意味 □本刊记者 何禹欣/文
2004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戏剧色彩为20年来所仅见。从竞相投资扩产、产业政策博弈、宏观调控,到年初年终两场价格战,这出四幕剧跌宕起伏热闹非凡。 但台下观众最关心的问题——轿车价格何时能与国际价格持平乃至更低——却未能在2005年得到解答。因为要到2006年中,围绕进口汽车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才能降到最低。在此之前,中外车商们仍然合套着一件名为“合资公司”的戏装,领受责难,也得到庇佑。 剧中人 汽车高关税到底保护了谁?作为前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道破了实质:“实际上就是保护了德国大众,使桑塔纳长期以来独占中国市场”。 龙永图所说的其实尚不全面,对入世后超速完成的中国汽车业90%合资的状况还未来得及置评;如果说入世前一度高达220%的关税保护过德国大众,目前接近25%平均整车关税同样保护着美国通用、日本本田、韩国现代、德国宝马……和他们的中方合资伙伴。 “事实上,我们是一家中国的瑞典企业。”沃尔沃总裁在其中国合资公司的剪彩仪式上郑重地说。2004年12月初,随着以“北京”为前缀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跨国车商的入场秀已经上演完毕。所有国际巨头都拿到了市场门票,价格是中方在合资公司始终享有50%的股权。 到底“世界的”是否就是“中国的”呢?根据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当昔日意味着血统和级别的进口车混杂在“北京奔驰”、“天津丰田”等国产组装车中,游憩于京沪拥堵的街头时,的确很难分辨。 外资车商比较确信自己的中国国民身份。不过,他们指出,具体到某些细则,比如涉及渠道管理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有关进口税率高低的整车特征认定、还有可能鼓励节能(或抑制购买)的燃油税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推敲与商榷。 中资车商大致可分作两类——国资委主管或非国资委主管。前者如上海汽车集团已经吹响了进军海外的号角,后者还在吁求享受与合资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以及政府对自主研发予以切实鼓励。 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中国汽车业的“国际化”之旅似乎还未到了局。拥簇在“合资企业”的硬壳里,中外双方将以何种方式完成这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将是2005年的重头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