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外管理》2005 > 正文
 

中外管理:安全跨国攻略 如何消解东道国的恐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 15:16 《中外管理》

  高群耀vs叶莺的“安全”跨国攻略

  如何消解东道国的恐惧?

  “最重要的是你要去适应当地的市场和环境,而不是去改变那个市场和环境,使之适应你。”

  ——高群耀

  “在柯达的分公司里,我们升的是中国旗,而不是美国旗。我们的定位很简单,我们是一家在中国的企业。”

  ——叶莺

  “走进去”法则:你安全,所以我安全!

  本刊记者 杨 光

  “走出去”不等于“走进去”

  2004年岁末,有许多问题等着中国企业去迫切思考,比如“走出去”:大到TCL联想、华为这样的领袖企业,小到一群异军突起的服装、玩具、皮鞋、家具类高成长企业。

  但我们又会发现:其实“走出去”远远不能涵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全部内容,这就好比“出门”与“作客”,毕竟还是两回事。不错,“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真正“走进”别人家里能不能成为主人接受的“客人”,则又是一个更大的考验。但在地球村里,“中国客人”似乎远不及“中国主人”的名声那么有人缘、有亲和力。

  能吃苦,也会令人恐惧

  不是吗?反倾销已是目前中国外向型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在世界各地,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甚至民间,“中国制造”都令当地人感情复杂,甚至开始敌视:文明的,中国玩具出口将遭遇欧洲的质量、产权、工人权益三大“技术性”壁垒的碰撞;而中国纺织品则面临着65个国家、115个纺织行业组织签署的《伊斯坦布尔宣言》的集体对抗。据说,美国、欧盟也在酝酿“照此办理”。而近日,在飞利浦操作下,“中国造”DVD干脆遭到了欧美市场的彻底封杀。至于粗野的,那次西班牙“烧鞋”事件至今历历在目,令人唏嘘。

  如果我们提出:以“吃苦耐劳”为本钱的“中国制造”正在引发世界性的“恐惧”,还一时令国人难以接受的话,那么我们在家做东时本能的“恐惧”,则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现实与合理。

  大家都记得:1999年微软在中美关系紧张时执意为中国企业的盗版行为而索赔,结果却落个有理说不清,业界甚而发出了“挑战微软霸权”的呐喊——因为中国人恐惧了。而且,这份恐惧至今未消。当近几年微软在中国一再“惯例”性地失去政府采购大单时,美国总部除了一次次走马换将,无计可施。因为,微软总在表露自己的“强悍”,总让“主人”为自己的生存而恐惧,总在“作客”方面表现蹩脚……

  中国企业很“弱”,还不“强”,这其实是我们冷静而自私的判断。说冷静,在于看到了事实;而说自私,在于只看到了自己的“事实”。我们没有技术,我们没有标准,我们没有品牌,我们没有渠道……都对,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那自认为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优势”——超低成本与超低价格,就已经足以让全球任何区域市场都感到了恐惧?是否想过:我们勉强糊口的低利润营生可能已经将别人的生存逼入了绝境?——试想,微软的Windows又何尝不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呢?只是因为一个朴素的逻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进门时,给主人以安全感吧!

  在全世界都行得通的法则是:只有客人先让主人有安全感,主人才至少不会把客人轰出去,进而才谈得上盛情待客。真正成熟、务实的国际化,应该是在“知己”的同时,也学会“知彼”!只有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对于主人的威胁,我们才知道如何不会于“自强”中变得“自负”,于“无畏”中变得“无理”,才知道该如何在尊重、适应主人的思维与价值中,打消主人的顾虑,从而真正占领“住”我们垂涎的海外市场。

  而高群耀领衔下的欧特克(中国)与叶莺领衔下的柯达(中国),应该说分别为我们做了一次足不出户就可领略作客真谛的经典示范。他们行业不同,困难不同,角度不同,作为不同,但他们都力图给予东道国足够的安全感,进而为自己的跨国扩张争取更大的安全感,和更大的利益。

  中国企业“走出去”固然勇气可嘉……但要真正实现“走进去”,还需要更多推己及人的胸怀与智慧。

  系列文章:

  柯达笃信多样性生存

  欧特克 安全中的高成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跨国新闻 全部国际化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