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职称考试需要的不是改革而是取消

2013年03月14日 02:05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熊丙奇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11日说,设立于计划经济年代的职称制度设计有缺陷,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将分类推进各行业的职称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就职称外语改革进行试点,试点的方向是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划分,并且突出实践要求。

  王副部长说得没错,目前的职称制度是计划时代的产物,需要改革,但是,笔者认为具体到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而言,则不是该改革,而是该彻底取消。

  虽然王副部长辩称,职称考试不是行政许可,但从实际运作看,几乎所有人评职称都要事先参加职称考试,“过关”后才能评,这不是行政许可是什么?说白了,行政部门想考察的其实并不是人才的英语、计算机能力,而只是设置一道体现权力的关卡而已——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因英语、计算机考试不过,而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而实际能力较差却通过英语、计算机考试者,反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按职业分类实行专业化考试,也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这还是行政评价的思路,分类之后行政的关卡不依旧存在吗?为何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要通过考试来评价呢?他已经在岗位上工作,聘用单位完全可以根据岗位的任职需要,对其进行考核、聘用,用得着英语、计算机的岗位,当然要提出英语和计算机的要求,而用不着英语和计算机的岗位,提这些要求又有何必要呢?

  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笔者认为,职称应由职务替代——一个人被聘担任什么职务,就享有这一职务对应的待遇,而如果不再聘任,则不再享有职务的待遇,这才是合理的。比如某人被A校聘为教授,不再被A校聘任或离开A校,就不再是教授。当然,对于这样的职务聘任,应该建立学术同行评价体系,按工作能力、业绩来评价其贡献和水平。

  其实,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已明确指出,要“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这就要求人才管理、评价去行政化,按照这一纲要精神,职称考试、职称评审的命运就是逐渐淡出人才管理和评价体系。

  但对于行政部门来说,推进这样的改革,无疑就是在动自己的奶酪——多年前,舆论就呼吁取消职称考试,但这一考试一直取消不了,就在于背后有着庞大的既得利益链条,从书籍出版、发行到培训、考试,这也无怪乎一些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一直为这一制度辩护,还称是社会舆论误解。其实不是舆论误解了这一制度,而是权势、利益误导了正常的人才管理和评价,因此,改革必须打破既得利益。简单地说,职称制度改革,不能由人事部门作为主导,而需由全国人大推动,要求政府放权,履行自身职责,回归本位。(作者系上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改名
  • 体育亚冠国安2-1日本冠军 贵州客平水原 视频
  • 娱乐曝李天一小学照被疑19岁 李母坚称未成年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谷歌宣布7月1日关闭Google Reader
  • 博客政协委员投票后都在干什么(图) 两会博客
  • 读书宋教仁为何与革命战友孙中山不合
  • 教育俞敏洪:大学分等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育儿深圳比基尼美女举牌倡议母乳喂养(图)
  • 甘犁:国五条细则一大亮点两大败笔
  • 姚树洁:上海6000头漂猪与环保意识
  • 张明:债务危机的幽灵
  • 谢百三:我和俞正声的几次交往
  • 管清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债务风险
  • 徐浩然:王老吉会被加多宝拖垮吗
  • 杨涛:解决房地产迷局需跳出旧思维
  • 罗天昊:国家应确立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赵伟:后危机大国利益得失盘点
  • 李光斗:中国的运动式打假(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