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峥:CPI上涨恐非货币一己之力

2013年03月14日 01:37  每日经济新闻 

  ◎项峥

   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就 “货币政策与金融改革”相关问题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高于预期,表明通货膨胀需高度警惕。而此前中指院发布的数据表明,全国100个重点监测的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连续9个月环比上涨。一时间,市场对物价、房价继续上涨的担忧四处弥漫。特别是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逼近100万亿元的大关,更加深了人们对货币超发与价格上涨的因果假定。

   客观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将加大价格上涨潜在压力,始终是央行流动性调控的重大难题。过去三十年间,我国出现了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速与物价涨幅之和这一现象,成为学术界广泛讨论和研究的“中国货币之谜”。各位学者从不同的立论与逻辑,对中国货币之谜成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大大增进了人们对“中国货币之谜”的认识,并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货币供应量规模过大,且超出实体经济所需,势必加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

   但理论担忧与现实运行仍有一定距离。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真正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年份并不多。1988年在我国物价闯关时曾经发生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18.5%。但本次通货膨胀并不全然都是货币过快增长因素所致。而后在1993年、2003年和2007年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但物价涨幅相对较低,特别是2003年和2007年的物价涨幅不到5%,离经济学意义上的恶性通货膨胀差距很大。尤其是近年,我国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猪周期”波动所致,猪肉价格上涨往往左右了当期CPI的运行方向。应该看到,三十多年来,我国还发生了通货紧缩,其余年份物价保持总体稳定运行态势。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并没有马上引发物价上涨。

   货币是润滑实体经济交易的媒介。价格上涨是货币追逐商品的结果,其间还要受到供给、气候和消费习惯的重要影响。比如5年前,买一台37寸的液晶电视要高达万元之上,如今可能不到5000元,而且电视的功能要更多、质量更稳定。春节前后,食品物价均会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不仅是因为春节期间居民的消费增加,而且还因为供给体制变化,农民工返乡造成劳动力不足,无法实现正常供应。还有,冬天北方蔬菜价格较为昂贵,因为严寒气候影响较大。此外,农业收益率客观上需要接近社会平均收益率,农产品价格上涨将是一个趋势。而住房价格上涨,除城镇化进程加快外,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旺盛,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购房需求前移等等,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不可否认,货币在价格上涨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货币从创造到推动物价上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传导链条,其间涉及不同部门的需求特点、偏好及对货币供应的稀释能力。虽然货币过快增长在短期内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但货币供应量反映着社会总需求,却是通货膨胀的必要前提。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宏观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稀释作用下降,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对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改名
  • 体育亚冠国安2-1日本冠军 贵州客平水原 视频
  • 娱乐曝李天一小学照被疑19岁 李母坚称未成年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等OTT业务摊牌
  • 博客政协委员投票后都在干什么(图) 两会博客
  • 读书宋教仁为何与革命战友孙中山不合
  • 教育俞敏洪:大学分等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育儿深圳比基尼美女举牌倡议母乳喂养(图)
  • 姚树洁:上海6000头漂猪与环保意识
  • 张政业:新西兰人怎么养老
  • 张明:债务危机的幽灵
  • 谢百三:我和俞正声的几次交往
  • 管清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债务风险
  • 徐浩然:王老吉会被加多宝拖垮吗
  • 杨涛:解决房地产迷局需跳出旧思维
  • 罗天昊:国家应确立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赵伟:后危机大国利益得失盘点
  • 李光斗:中国的运动式打假(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