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都市报
刘远举专栏
董明珠免职格力集团董事长是个老问题
与雷军打赌,造手机,到最新的责骂股东,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近年来成为网红。11月8日,董明珠已于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的消息,又让她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此次董明珠从格力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被免,各方消息颇为扑朔迷离。不过拨开迷雾,不难发现这仍旧是一个旧故事。
格力集团董事长属于市属干部,代表国资委,格力电器是股份公司,董明珠被免任是因为国企改革规定其不能同时担任集团和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珠海几家国企上市公司都会调整。从这个角度,第一大股东这种母公司的董事长和上市公司层面的董事长本来就不应该由一个人同时担任,所以才有了董明珠被免,这体现了公司治理的规范化。而格力电器的官方回应则称,董明珠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本人意愿,是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而不是被动免职,她仍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
不过,最重要的质疑是,此规定从2012年就有了,为何4年来一直未实施,却在今天这个微妙的时候,被重提到台面。
9月1日格力电器公布的重组方案显示,公司拟以130亿元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是一家做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为了收购,格力电器向8名特定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97亿元。其中,仅董明珠一人就出资9 .37亿元,占到了员工持股计划的近四成,占8名高管认购总额的近九成。增发完成后,董明珠个人持股将从公司第十大股东跃居第四,持股比例从目前的0 .74%升至1.3%,而这个方案遭到了中小股东的反对。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珠海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格力集团已形成以格力电器为核心的工业、房地产业两大板块综合发展的格局,目前是珠海市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根据格力电器2015年年报显示,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持股比例仅为18.22%,第二大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 .91%,而第二大股东主要由格力电器的经销商构成。所以,这是一个股权分散上市公司。2012年5月,作为大股东的格力集团向格力电器推举了4位董事候选人,其中包括刚刚由国资委空降至集团的党委书记、总裁周少强,但是最终却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落选格力电器新一届董事会。大股东对格力电器缺乏掌控,而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电器这两年表现,特别是董明珠本人的强势意图也难免让珠海国资委担心。
实际上,董明珠被免的消息虽然是11月初传出来,但实际发生时间是在10月下旬———恰好在重组提案之前。根据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中规定,“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持股”。而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方案中,配套融资方内含员工持股计划,且董明珠也出资近10亿元参与,这势必与《意见》相冲突。所以,董明珠是为了增持股份才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对于她而言,既然集团对于格力电器的控制力是弱的,那么实实在在对格力的股权当然比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更具诱惑力。但最终,重组议案被否,股权没获得,又丢掉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失掉了从大股东的董事长这个职务层面对格力电器的控制力。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企业家与国资的老问题:不管是之前的管理层收购,还是实质为私企,却戴了红帽子引发的侵吞集体资产案,都是这一问题的不同版本。
1990年董明珠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担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2012年5月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应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董明珠也曾多次提及并对外称,“没有我就没有格力,没有格力也没有我。”在完全的市场经济语境中,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但是,在中国现实语境中,企业家才能,却注定纠结于政治的、伦理的、道德的漩涡之中。这样的故事难免令人遗憾,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本次收购银隆的增发方案中,银隆估值过高,使得中小股东们的利益遭受了巨大打击,那么,赔了夫人又折兵就毫不奇怪,又理所当然了。
(作者系专栏作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