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购房好时机,岂能政府说了算?
7月15日,《常州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文章《我市目前已到购房好时机》,引发轩然大波。文章分析了常州市今年的商品房销售情况,提到常州楼市在楼市压力下虽然出现调整,但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文章还引用当地一个地产公司总经理的话:“全国楼市的压力下,我市销量排名并没有出现变化,说明常州楼市是一个有容量的市场。”文章认为,常州市房价可下降的空间不大,目前已到了购房的好时机。
有意思的是,在这篇文章的下方,隔了一条新闻就是一篇房地产软文广告,标题也不小:让梦想中的房子照进现实。一个要买房,一个要卖房,颇有点相映成趣的味道。
媒体记者了解到,这篇报道文末署名作者为“缪滋来”和“黄洁璐”,黄洁璐为常州日报社记者,而缪滋来实为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宣教处处长。
《常州日报》如此大张旗鼓地呼吁人们买房,是否变相体现了地方政府急于救市的意志?“购房的好时机”到底应该谁说了算?新华财经的资深编辑、记者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
秋天不会来:
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理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如果把握不好,某一方面缺失了,或者某一方面越界了,所产生的影响必然巨大,后果也可想而知。常州日报这篇头版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显然就是政府之手伸的过长了。买不买房是一个个人或者家庭的行为,责任自负。政府如何能去扮演一个企业、行业的角色?很难想象,莫非常州日报今后还会登出今天是买鸡蛋的好日子,今天是吃鱼的好日子,今天应该都去游泳?莫非未来常州人民的所有行动吃喝拉撒,都得要通过看报纸听指挥才是唯一正确?常州日报,你有这么大的智慧和能力吗?
发粪涂墙:
政府要救楼市,好歹也该在基础建设和就业水平上下些功夫,吸引有效居住人口才是真的,搞这种拉横幅式的推销,除了召来一片骂声还能有啥?什么时候该买房,靠登报拼嗓门儿可说了不算,老百姓的钱包说话才算。
万万没想到:
常州日报的这一场“闹剧”,从某种程度反映出目前楼市冰火两重天的分化窘态。也让人不禁猜测,是多大的财政收入压力,让政府和当地官媒如此急迫的“劝”市民买房。报道称,早从2008年起,常州房子过剩的问题就长期存在了,时隔这么多年,当地没有采取更明智的调控措施解决市场过剩的问题,反而想出头条号召买房的“损招”着实让人咂舌。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库存过剩、空置率高的问题不仅在常州积压,不少地方的官员肯定也为此头疼,但地方政府的选择是剑走偏锋还是合理调控,就检验着官员们施政的“节操”了。
海边钓鱼儿:
常州日报头版不去报道当地政经国策却大肆鼓动老百姓买房,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作为当地党报公开这样报道,是不是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意愿?楼市不振,各地政府频出怪招,但今年以来楼市走势表明这些措施并没有奏效,因为买房时机不在报纸上,而在老百姓心中:作为非一线城市和热门城市,大肆开发的房地产早已过剩,岂是一个头版就能化解了的?
小舟大航:
就常州这个城市来说,以前就有媒体称之为“鬼城”,与其他一些发展较好的二三线城市一样,如今的常州也在经受着着城市盲目扩张,楼市供大于求的“消化不良症”,对于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来说,这样的日子都不好过。就常州日报发文“救市”的举动来说,刚好是在消化不良的当口胡吃的一味“乱药”,其效果可想而知。
超级玛丽:
地方党报公开称《我市目前已到购房好时机》实在不得不引人遐想,“官商勾结”这个字悄悄的浮现在脑海中,不得不让人唏嘘。在市场经济之下,房价的走势岂是官员说了算的?恐怕违背经济规律的臆断结论,只会引人厌恶吧。
旺仔:
常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几乎可以和“有偿新闻”画上等号。官媒直接帮地方政府出面救市,有考虑过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况吗?有考虑过老百姓的承受力吗?作为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的重灾区,还不停呼吁老百姓进入“火坑”,让老百姓为畸形市场埋单的做法实难苟同。归根结底,这样简单粗暴的救市之举,实则是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思维迟难退出的反映,是土地财政之瘾难戒的写照,是不顾老百姓感受一厢情愿的做法。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