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慕湛:物价稳定之时不是扩大刺激之际

2014年07月10日 02:39  新京报  收藏本文     

  ■ 数据解析

  今年年末的物价翘尾因素多半也会显现,如果我们现在以为有了CPI稳定提供的扩大刺激政策空间而扩大了刺激,届时势成骑虎。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201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2.3%;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1%。

  对此,统计局的解读是“总体波澜不惊”,可外界对此评论更为积极:CPI非但低于中国政府设定的3.5%的2014年通胀率目标,而且略微低于之前国内外多位经济学家预测的2.4%的中间值;而6月PPI虽继续在下降,但降幅较5月缩窄,且为2012年4月以来最小。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创下18个月以来最低的7.4%,现在经济明显复苏,通胀稳定。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海外经济界人士更是认为,通胀水平实际上基本稳定,这可能给予政府更大的政策灵活性,他们无须担心经济满负荷运转。因为今年中国政府制定的增长目标是7.5%。

  谁都能看出,中国经济目前的好转,主要是得力于中国微刺激政策,扩大铁路及棚户改造的投入、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使农民和民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信贷等等。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目前经济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尤其是PPI降幅继续缩窄,上游产品价格环比仍在下降,因此,还需基建投资的拉动。

  然而,我却以为,非但没有必要扩大政府刺激政策,就是眼前的已见成效的刺激政策也有必要稍稍回收一点。

  首先,PPI数值今年是不可能转正的。当然,下半年降幅继续收窄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这不一定是好事。我们知道,现在PPI下降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在成规模的去过剩产能化,钢价格及建筑材料等房地产上游产品价格的下滑。估计今年PPI不可能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也是因为今年不可能完成去过剩产能化的任务。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去过剩产能化的进程太慢、规模太小,所以不能因担心PPI持续下滑而扩大刺激规模放松货币政策。根据惯性,扩大刺激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往往就是延续过剩产能生命的“救命良方”。

  反过来,目前CPI2.3%的确是稳定的。它是在家居服务和维修价格同比上涨7.3%的基础上显示出是稳定的,是可以接受的。家居服务和维修价格的上涨,说明了普通的低端的劳动力价格有所上升,也说明了就业形势得到缓解。这显示了前期微刺激政策已经见效。

  微刺激政策的效应才刚刚显露,其效应还会继续下去。经济下行和政策紧缩期间,纵有千般不便,但起码可以消化一些以前多年依靠大刺激大投资累积下来的众多消极因素。可新的刺激一来,消化以前多年积淀下来的消极因素的余地就会小许多。

  现实生活中,今年年末的物价翘尾因素多半也会显现,如果我们现在以为有了CPI稳定提供的扩大刺激政策空间而扩大了刺激,届时势成骑虎。

  我建议,不如趁此经济回暖、物价稳定、微刺激政策初见成效之时,稍稍收缩微刺激政策的力度和范围,一方面可以留出更大的宏观调控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市场化改革,让市场的力量而不是政府投资的力量在中国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郁慕湛(财经评论人)

(原标题:物价稳定之时不是扩大刺激之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军人违法须移送执法部门 不得以批评代替
  • 体育世界杯阿根廷点球胜荷兰 24年后重返决赛
  • 娱乐邓紫棋介入张杰谢娜婚姻?遭批炒作
  • 财经富跑跑洗钱密道:坐汽艇偷渡澳门带走现金
  • 科技中央巡视组:科技部发现有科研成果作假
  • 博客何洁:当妈妈过程真是个奇迹(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辅导员与在校男大学生隐婚 放弃留校
  • 徐斌:降准将是中国央行今后常规动作
  • 张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大分化
  • 许一力:美国会为何严重警告阿里上市
  • 凯恩斯:巴西足球队惨败3大投资启示
  • 朱宁:证监会举报奖励不该设上限
  • 冉学东:影子银行是利率改革失败案例
  • 叶檀:今世缘的病是积极不作为
  • 李光斗:谁是商业世界杯的赢家
  • 钮文新:金融倒爷带给中国金融大麻烦
  • 金岩石:A股未来三年必有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