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财富去哪儿了
【言为心声】土地出让使政府可以直接获取收入,而货币发行权则让政府不断地从居民手中攫取财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财富转移的故事不断上演。一些中国公民通过投资移民的方式变为外国公民;一些企业投资者将内地的资产变现,从而引发撤资风潮。部分学者因此感叹,中国的投资环境正在恶化,中国的财富正在大面积流失。在笔者看来,在这个“只求一朝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社会,中国人的财富观念的确有待改变。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财富的占有和财富的使用是合而为一的。只有大量占有财富,才能真正使用财富。在这样的财富观念中,不动产是财富的最好表现形式。可是,进入工业化时代,人们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财富的占有和财富的使用可以相对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相对分离,财富的所有者可能不是财富的使用者。
中国人习惯于占有不动产,习惯于通过购买房屋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因此,中国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实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房屋保有量。相当多的中国人购买房屋的目的,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增加财政收入;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出让房屋,获得了高额利润。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囤积不动产的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普通中国人对财富的概念仍然是不动产的概念,他们认为只有占有了不动产,才算真正的拥有财富。执政者充分了解中国人根深蒂固的理财观念,因此,通过加大货币的发行量,以通货膨胀迫使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毕生的积蓄用于购买房地产。
房地产是中国财富集中的重要产业,也是政府与民争利的重要产业。中国的房地产问题,根本不是一个市场问题,而是一个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问题。政府充分利用了中国人传统的理财观念,通过发展房地产市场,实现了财富的快速集中。可以设想,如果绝大多数中国人改变自己的财富观念,不再投资房地产,那么,政府出让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也会不断回落,中国房地产市场就会回归到理性的状态。
解决当前中国财富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固然要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改变既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货币的发行量,确保居民的财富不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政府的手中,但同时也需要每个居民改变自己的财富观念。现在一些人之所以害怕房地产市场价格回落,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囤积了大量的房地产,他们就像封建社会的大地主一样,把不动产作为财富的象征。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赚取财富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帮助政府回笼货币,实现财富的再分配。
部分学者把财富的故事描述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相互竞争博弈的故事,认为只要相互交换就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这些学者可能忘记了,政府是最大的财富占有者。政府不仅拥有土地的出让权,而且享有货币的发行权。土地的出让使政府可以直接获取收入,而货币的发行权则让政府不断地从居民手中攫取财富。中国的财富去哪了?中国的财富大多集中到政府手中了。现在政府掌握的财富规模越来越大,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绝对量在增加,但是,由于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因此,居民手中掌握的财富相对量在不断地减少。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自己的财富转移到海外,以这种方式来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但也是非常理性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流逝,政府会发行更多的货币,居民的财富会更快地向政府手中转移。在金融货币时代,不动产形式的财富积累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只有充分利用财富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破除金融时代的魔咒,让财富成为自己的奴隶,而不是让自己成为财富的奴隶。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