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可能促成财政金融大改革

2013年03月07日 11:19  中国经营网 

  安邦咨询

  中国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这是一个良性的信号,表明城镇化的方式要突出“新”意来。

  经过前期的预热,不出意料,新型城镇化在“两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围绕城镇化的内涵、路径与方法,国内各界献言献策。目前来看,新型城镇化虽已被确定为统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但在具体执行方面,还远未形成共识,争议也颇多。

  诸多有待商榷的议题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镇化的融资方式——搞城镇化建设,这是要花钱的。根据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制定的规划,城镇化将在未来10年拉动40万亿投资。倘若全部落实,这笔巨额资金该如何筹措,将考验中国的财政金融体系。

  此次“两会”上,中国的财金高层试图为城镇化融资破题。财政政策方面,中国财科所所长贾康称,支持以市民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财政的重中之重。他指出,以阳光化的地方债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隐形负债是未来的一种发展方向。此外,为扶助经济,适度扩大赤字规模也可成为重要选项。在此之前,中国财政部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中称,2013年全国财政预算赤字规模为1.2万亿元人民币,赤字率2%左右(占GDP的比例),较上年实际水平大增五成。

  金融政策也是中国高层考虑的重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如果仅靠政府是不实际的,全靠市场也不是最好方案,金融支持应全方位、多元化。发改委会支持银行在城镇化贷款方面进行金融创新。与此同时,预计留任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则称,中国城镇化融资问题可借鉴国际上的金融工具,比如资产证券化、市政债等。他并强调,涉及任何金融工具,都应该首先建立规则,“有些需要设立,有些需要调整,不是说某个金融工具看着不错,马上就能发挥作用”。

  从中国财金高层的讨论看,城镇化的融资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改革,发展阳光化的市政债;二是金融创新,借鉴引入新的金融工具;三是市场开放,不能全靠政府,民间资本也要参与进来。这些问题,实质上是财政、金融与市场三个维度的改革。如果中国政府希望在安全线内推动新型城镇化,财政金融大改革将是难以回避的命题。

  中国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这是一个良性的信号,表明城镇化的方式要突出“新”意来。

  在这里,我们特意强调“在安全线内”,因中国政府还有另外一种“不那么安全”的方法,也可以推动城镇化发展。2009年,为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以公共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复苏。对于这些政策的得失,国内一直争论至今。在新的时期里,中国政府也可以继续沿用这些“完全正确”的方法,通过负债扩张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只不过,这将同时强化中国的政府负债、高房价、收入分配差距以及经济结构扭曲等弊端,令中国经济社会游走在安全线外。

  当前,摆在中国经济与政府面前的就是这么两条路。以传统的方式走下去,我们称之为“债务经济”;推动中国财政金融大改革,以及其他与之构成同一体系的其他改革,可称之为“新经济”。在这个求变的当口,任何决策都将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留给决策层做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中国政府强调“新型城镇化”,这是一个良性的信号,表明城镇化的方式要突出“新”意来。暂且抛开此前各地各部门推出的城镇化方案,它们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了对“债务经济”的路径依赖。中国政府可以抓住为城镇化融资这样的关键命题,以财政金融大改革的方式,为城镇化注入新意。这些改革(以及进行改革的必要前提),在过往的讨论与实践中已有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国企改革、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金融市场开放、民间经济“新36条”等,中国政府能否以“新经济”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将可从这些久经探讨,但一直悬空的改革中窥见一斑。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里,中国政府需要以财政金融大改革作出回应。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实践,如果名符其实,无疑将成为中国财政金融大改革最现实的动力。

  本文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案件正在侦查阶段
  • 体育科比42分湖人25分逆转 书豪12+3火箭负
  • 娱乐张柏芝张国荣珍贵合影忆逝水年华(图)
  • 财经国税总局: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没可能
  • 科技欧盟对微软处以7.31亿美元罚款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马未都:点评楼市新政
  • 读书民国五大美女间谍悲剧人生(组图)
  • 教育一套房挂七口人“空挂娃”让名校吃不消
  • 育儿英国一父亲吻婴儿致其感染疱疹夭折(图)
  • 陶冬:日本首相安倍的三道板斧
  • 朱恒鹏:财政养医的弊端
  • 石建勋:如何让城镇化推动新四化
  • 成思危:什么是智慧能源
  • 王小广:楼市到了采取全国统一限购的时候
  • 杨涛:谁是下一个全球竞争失败者
  • 第一穷人:中美地产泡沫略有不同
  • 姚树洁:你信住建部长因高房价而白头吗
  • 徐斌: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或较大
  • 朱大鸣:房地产十年调控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