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抵御经济寒冬的加减乘除(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8:26  《企业文明》

  除:就是要淘汰、舍弃技术含量低、赢利能力弱、市场前景差的产品与业务,切除一切影响成本、效率的因素,进一步打造对比优势。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只有改变自己。

  总之,正泰集团正积极利用全球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倒逼压力,抓紧作好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文章,实现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由“传统电气制造业”向“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转型;由“本土性企业”向“世界性企业”的转型。

  分析当前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所遇到的困难,既有输入性问题,也有内生性因素。而内生性因素又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实就是多年来企业发展的经营机制问题。要实现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当前民营企业经营机制中所存在的诸多难题,改变以往“顺势而为”的想法,学会在“逆境中求生存”。

  针对民营企业的实际,着眼于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我们认为成功越冬的关键是要坚定发展信心,创新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坚定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

  当前这场波及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困难,也是机遇,而机遇大于困难。只要坚定信心,善抓机遇,方向正确,决策对路,就一定会走出困境,迎来新一轮的大踏步发展。

  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为“三低一少”,即:低科技含量、低端市场、低附加值,自主创新品牌少。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努力推进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生产向科技密集型生产的转变,由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向节能、环保型产业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由卖产品到卖技术、卖服务、卖品牌直至卖标准的提升。

  同时,积极开展“走出去”战略,真正由“本土性”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公司。当前,受经济危机影响,欧美市场出现了“沃尔玛现象”,说明我们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产品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二是转变发展观念,切实重视对市场环境的研究。

  经济发展,观念先行,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反之也是造成企业发展遭遇瓶颈的主要因素。在经济景气度高涨、市场形势一片看好的时期,企业往往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甚至相信市场的高速增长会永远持续;而当十余年来的“一帆风顺”逆转,刮起“逆向风”时,企业开始不适应,诸多问题顿时显露甚至爆发,这都是因为企业没有在景气期“炼好内功、强身健体”,也反映了企业对经济周期的客观性认识不够,存在过度的投机心理。

  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的主导始终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尤其是在行业市场出现重大变化及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时期,有关部门出台的导向性产业政策,对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因此,企业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与思维,研究行业与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主动摒除因市场过度繁华而带来的错觉,探究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