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易中天:从帝国时代走向共和时代(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0:14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钱从哪里来?

  易中天:非由天降,非由地生。既不鼓励商业活动,又不鼓励货币流通,又要花钱,要养官员,还要打仗,要保卫国家,要养军队,皇室为了保证自己的庄严还要讲排场,都得钱。国企改革就是两个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中国古代就在说这个问题,一个帝国的维持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王安石变法就试图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皇室在不断膨胀,官僚队伍在不断膨胀,这么多庸人往哪儿去?这么大一个国家机器需要维持,钱从哪里来?解决不了就崩溃,崩溃就改朝换代。

  经济观察报:所以往往搞个二三百年就洗一次牌。

  易中天:只能用战争来洗牌。战争破坏生产力,大幅度减少人口,重新回到贫困,天下太平。天下太平以后就过好日子,进入盛世。盛世以后就开始膨胀,膨胀以后又解决不了,又崩盘,再回到贫困线上。开国为什么气象好?穷啊。

  经济观察报:而且人口也大面积减少,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死亡人数就达到几千万人。

  易中天:“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鸡叫都听不见。像汉代开国天子坐不起四匹纯色马拉的车子,宰相坐牛车上班,穷啊,当然得艰苦朴素,当然作风很好啊。一段时间的“与民休息”之后,国家财政有钱了,就开始穷兵黩武,或者穷奢极欲。主要是用于满足王公大人奢靡、奢侈的生活,而不是用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是用于文化教育、办公费学校、搞公费医疗。

  经济观察报:我觉得和一套体制有关,搞教育,何苦搞啊。

  易中天:是愚民政策,为什么要搞?即使搞教育也必须按照我的模式来,只知道忠君爱国,别的都不知道。对自然科学没兴趣,对哲学没兴趣,对宗教没兴趣。一段时间里政治相对清明,吏治清廉,风气也好了,开始进入盛世,然后盛极而衰。最后结果就是垮台、崩盘,恶性循环。从“始皇帝”开始,中国就踏上了通过武装来夺取政权、改朝换代的不归之路。正所谓“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经济观察报:也就是所谓的历史的周期律。毛泽东回答是正确的,他说民主是走出历史周期律的办法。

  易中天:现在很多人对民主的理解不对,好像民主就是大家可以发表意见。民主是主权在民,政权民授,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不要谈民主。但是中国古代的帝国制度是主权在君,君权天授,怎么可能是民主的?不可能。民主、共和、宪政,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产生这些理念。

  共和的历程注定艰难曲折

  经济观察报:如果说,帝国制度在秦始皇时候是一个草创的土坯式陶罐,那么到清朝已经成为青花瓷的瓷器了。

  易中天:这个比喻太准确了。帝国制度本来是一个土陶,秦始皇开创的秦王朝就是一个陶罐,到了汉代就做得比较好了,但是被打碎了。送进炉子里再烧,又好一些,又打碎又烧,多次回炉,越来越精致。到了清朝就是一个非常珍贵、非常精致的瓷器。清代从帝国制度角度来讲可以说无懈可击了,皇位的继承、权力的分配、政令的通达,包括民族问题、民生问题它都解决了。

  经济观察报:但是以前的教育灌输给我们的印象是,清王朝就是腐朽的,制度腐败,民不聊生。

  易中天:清朝肯定有帝国的通病,有所有王朝的通病。但是相对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帝国制度的框架内它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当然前提是在框架内。有些问题是帝国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也不能要求它解决。

  经济观察报:有资料说,直到清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二十年(1820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的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 (1.8%)日本(3.0%)。但是为什么鸦片战争清帝国一败涂地?

  易中天:因为此时帝国制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珍贵、非常精致的瓷器,其脆弱性也是不堪一击,敲不得、碰不得。

  事实上,清王朝的民族和民生都不是问题,至少不是大问题。真正成问题的,是民权。不讲民权,是帝国制度之根本,也是帝国制度之通则。历代王朝之败,也均不在民权,而在民族(如元)或民生(如秦、汉、隋、唐),要不然就在军事(如宋)或政治(如晋)。清的情况却不同。借用柳宗元的话说,清之亡有如周之亡,其失在于制(制度),不在于政(政治、政策、行政)。也就是说,清之败,不是王朝之败(一个王朝战胜另一个王朝),而是制度之败(一种制度战胜另一种制度),也是潮流之败。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世界潮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到了民权,便没有办法可以反抗。”

  经济观察报:即使改革也无以挽回。

  易中天:清末,尽管改革是大势所趋,救亡是国人共识,但对于救什么,却有不同的理解。爱国志士要救的是国家之亡、民族之亡,大清朝廷要救的却是政权之亡、皇室之亡。因此,当改革危及到其自身利益时,当权者没有片刻犹豫就把自己从改革派变成了顽固派。虽然戊戌变法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转型的历史契机,但是大清王朝赖以存在的那种集权、专制、独裁的制度,与共和、民主、宪政是格格不入的。它的变革,实属无奈,也无法从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可资借鉴的经验。

  经济观察报:明灭亡后又一次改朝换代,帝国制度纤毫未损,反倒又延续了二三百年。清也没有因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而立即灭亡,但是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清王朝就和帝国制度一起覆亡了。

  易中天:因为大清王朝是与帝国制度同生死共命运的,根本就俱为一体。帝国制度是其里,大清王朝是其表。帝国制度如不该亡,则大清不亡。大清既亡,帝国制度也就必死无疑了。公元1911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在内外交困中灭亡了。随同它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整个帝国制度。这一次,在治乱循环中折腾了二千多年的中国人,已不愿意重蹈改朝换代、成王败寇的覆辙,他们决心进行一次真正的革命——革制度的命。于是,帝国的历史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民国。

  经济观察报:清之败既然在于制度,则救亡之路便惟在改制,即变专政为宪政,但是中国的宪政之路曲折漫长啊。

  易中天:共和的历程注定是艰难曲折。我们知道,任何变革,都只能在历史传统和现存条件下进行。脱离传统和现实的移植,势必水土不服,难以成活,清末民初便是如此。可以说,正是这一传统的阙如,以及两种制度、文化、传统的格格不入,不但使维新变法胎死腹中,而且使共和的历程一波三折,一误再误。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之后是北伐战争。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北伐战争的结果,却是“民国”变成了“党国”。这也并不奇怪。在我看来,中国不能一蹴而就地走向共和,恰是历史的必然,辛亥革命的成功反倒可能是偶然的惊喜。因为共和也好,共和国也好,毕竟都是我们民族的政治传统中不曾有过,也不可能产生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那么,何谓共和?

  易中天:共和是一种政体(共和制度),也是一种主张(共和主义)。作为一种政体,共和制是与君主制相对立的。共和之实为何?一曰公,二曰共,三曰和,也就是“天下为公,和平共处,选举换届”。具体到政治制度,则意味着国家权力乃天下之公器,治理国家乃共同之事业。因此,政治权力必须由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并对全社会平等开放。分享,就意味着权力不得世袭、独占,而且可以让渡;开放,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参政、议政、从政,而不在乎他是少数还是多数,政见是否与当局相同。分享和开放甚至意味着不排除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联合执政、共同执政的可能。故“共和”者,必是因“共”(共有、共享、共治)而“和”(和平、和睦、和谐)。

  经济观察报:这样一种制度和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前所未闻、从未有过的。

  易中天:中国传统政治的逻辑是成王败寇,你死我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因为非如此则革命不能成功。总之,中国历史上只有“互斗”,以及互斗之后的“臣服”,没有“共和”(和平竞争,共享政权)。历史毕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而从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传统只给了中国人两种选择:要么天下一统,君王专政;要么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相比较而言,前一种选择似乎更好。这其实并不能怪谁。实际上,自从启废禅让,天下为家,邦国和帝国的历史上,就只有“改朝换代”,没有“选举换届”,也没有“共同执政”。

  经济观察报:现代共和必须同时具备两个要素,即民主与宪政。

  易中天:民主解决授权问题,宪政解决限政问题。而这两个要素,也同样为中国政治传统所阙如。传统是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总在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决定着我们每一变革的成败。如果我们原本就有民主、共和、宪政的传统,只要把它们开掘出来就行了。但问题是,我们没有。这就决定了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和、民主、宪政,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探索、摸索、实践、纠错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吧!只是我们不知道那河有多宽,也不知道石头有多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页] [1] [2] [3]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