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哈迪德:热衷幻想的建筑大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16:18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向军 ‘我的观点是,我不相信和谐。如果你旁边有一个草堆,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这就是扎哈·哈迪德的性格。只能用震惊二字来形容她的建筑设计作品,因为人们对她的评价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极端热爱,一是极端抵触。此外,她不会给出中间的道路让你走 去年10月,扎哈·哈迪德获得2006年度Jencks奖。这个奖项,是授予那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两年前,哈迪德曾获得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她是该奖项自创立25年以来的第一位女性获奖者,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这些荣誉的获得,并不能掩盖人们对她的争议。这位有性格的建筑设计师,不断用建筑作品来表达对“解构主义”理念的理解。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哈迪德没有太多耐性显示出女性的温和,但不少人还是用“酷”来形容她。哈迪德多次来中国,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等作品中标后,她与中国建筑界的交锋,让更多的人见识了这位女性的锋芒。 纸上建筑师 “扎哈·哈迪德是有性格的。” 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哈迪德。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哈迪德的设计因过于富于想象与充满活力,虽然赢得了评论界的赞扬和建筑奖,但这些设计很少实施建造,她因此被人们称为“纸上建筑师”。 当时,建筑界大多数人都认为,哈迪德的设计只是乌托邦似的幻想,那像爆炸一样的抽象画只不过是画而已,要具体实施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也是有趣的。哈迪德的设计体现了激进的美学观点,而常常令工程技术人员束手无策,开发商一看,只好掉头就跑。 即使哈迪德获得建筑界大奖普利兹克奖后,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她的设计。在伦敦,哈迪德尚未拥有一座自己设计完成的建筑。哈迪德直言她在英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说:“建筑世界在很长时间内不认哈迪德,说得好听一点说她另类,说得难听一点说她是异端,所谓‘异端’,说白了就是‘邪’。” 但必须承认,哈迪德的执著、热情、诚实和勇敢,30年来从未改变过,而她的独创的确是咄咄逼人的。 不相信“和谐”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大为改观。 “她是位天才,手上的功夫甚为厉害。哈迪德画图时,那是我见过的最坚定、最确信无疑的一双手,她画的效果图总是那么美,从来没有多余的线条,也从来不用去寻找线条,就像是中国的书法。”扎哈·哈迪德的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这样评价她。 “现在,世界已不是一幅单独的图景,而是由多种景象组成。”哈迪德直言,“一方面,我不会为自己在世界建筑中如何定位想得太多;另一方面,我的志向是要最终成为主流。” 这是哈迪德说话的方式。的确,她的坚定、干脆利落同样体现在言谈中。 其他建筑设计师经常提到,建筑与周围环境互动,以及要注重和谐,“我的观点是,我不相信和谐。什么是和谐呢?跟谁和谐啊?如果你旁边有一个草堆,你也会去效仿它,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哈迪德说,“为什么要去跟非常糟糕的东西和谐?和谐带来的结果是什么?” 她认为如今潮流的状况很糟糕。建筑应该为未来设计。 幻想融入建筑 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出生于巴格达,在那里她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孩提时代,哈迪德经常随父亲出外旅游,11岁的时候,她就想当一名建筑师。 很少有建筑师身上,拥有比哈迪德更多元的成分。在她身上,始终保留着儿时练习织地毯的记忆;她运用过二十世纪早期艺术家们的形式,建立起自己抽象宫殿的概念;她从城市与周边环境中吸取能量,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她运用电影摄影师感觉,在具有叙事性的镜头中,寻找到那些潜藏在现代世界深处的东西,再将它们描绘得犹如乌托邦一般虚幻。 哈迪德的毕业设计作品是《建造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桥》,令人惊奇的是,她的表现图看上去非常像飞机场。毕业后,她的几个作品仍是描述性的,超具想像力,充分地应用了空间语言,这些作品就像是在直升机中或发射中的导弹上。 维特拉消防站、IBA大厦等,这些充分地体现了她的思想的作品,也引来了非议。而最具争论性的卡迪夫·贝歌剧院,那种极具张力的外型和大量斜拉构件的使用,再加上看似随意的空间布局,让她始终成为争议的焦点。 如今,这个秘密“地球人都知道”,那就是哈迪德将幻想融入到建筑中。 大多数人分不出,哈迪德所画的是“图纸”还是“画”,凌乱而隐含有序的线条,强烈的空间欲望,动态与静态有机地结合,让她不得不成为人们眼中特立独行的建筑师。独特,是哈迪德身上最大的时尚元素,而只有从那极富表现力的图和画中去认识她,你才能发现哈迪德有多美。 事实上,这些图并没有掩盖哈迪德作为一个建筑师的水准。恰恰是这些图画,体现了她的建筑实践来源于灵感,是她对世界独特的视角和幻想体验。 哈迪德的图画,只是通向她建筑的一部分。哈迪德的建筑强烈地倾向于渗透,正如哈迪德幻想型的血质,她总是从我们从来没有多想的地方,创造出所需的平面、空间和片断。 如今,哈迪德已经很少画图了。她更愿意工作,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那样,勾着草图,用精确的线条来描绘自己的设计主体。 哈迪德,这位有争议的幻想家,她以建筑师的身份和女性特有的敏锐,预谋着再次用自己的作品震惊世界。这种震惊,仍然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极端热爱,一是极端抵触。因为,她没有给出中间的道路。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建筑流派,以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的理论为依据。 近100年来,世界建筑的趋同必将再次走向风格多样化,哈迪德作为解构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将继续着她对解构主义的诠释。 “我和库哈斯、伊东丰雄,都属于注重建筑结构的解构派。”哈迪德说。但她在方法论上与众不同,给我们的印象太超前,以至于不少人说哈迪德是形式主义者。 作为解构主义的实践者,哈迪德并不把建筑作品,当作传统建筑学习惯所称的结构型建筑,而是以独特的方式切入建筑。她认为,“空间集成束实现了自然景观的某些显著特征,具有开创性:建筑物外形与结构并没有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它几乎是竭尽全力地将自己融会到周围的自然景物当中。它从错综复杂中逐渐显露出来,让参观者根据自己的落脚点去考虑建筑物始于何处,又落向何方。” 哈迪德一直在探讨抽象的东西,她的眼睛像一把锋利的刀,解构或拆散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城市。“当你发现这些碎片和城市的脉络,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时,”一位建筑评论家说,“才知道哈迪德是将城市作为充满活力的有机体进行研究。” 正因为如此,从哈迪德的激情中可以看出,她对城市充满人文情怀的关照。 让中国建筑变得更时尚 对于哈迪德与中国的关系,方振宁认为,“目前,哈迪德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离我们更近,一是她参与中国的建设,二是她直接面对中国媒体和建筑师。通过那些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哈迪德的思想,凡是有创造性和独立精神的人,都具有人格魅力。” 1982年,哈迪德在中国“香港高峰俱乐部”设计的竞标方案广受赞誉。并受到有建筑界伯乐之称的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的力荐和好评。这是她首次与中国亲密接触。 2002年,广州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共邀请了国内外9家设计单位。广州歌剧院设计方案的评审,历时两个多月的评选,最终,哈迪德的“圆润双砾”中标。 “圆润双砾”,一个具有诗意的简称。 广州歌剧院方案的构思,以“圆润双砾”为主题,隐喻的是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的两块优美的石头。它是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观演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上,“圆润双砾”再一次体现了哈迪德的幻想特性。建筑的表面保持水泥原有的粗糙性,外观灰黑色,外部地形处理为沙漠的形状,造型自然、粗野,故也被称为“冷峻双砾”。 富于后现代性的形体,充满时尚气息,充满令人激动的生命力。 2003年秋,哈迪德受SOHO中国的邀请,参加位于北京东四环旁边,面积大于现在的CBD——SOHO中国的“物流港”,总面积在三百多万平方米以上,整个项目预计在2009年全部落成。 哈迪德一步步走向中国,不断带来她的时尚建筑风暴。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人。1972年进入AA建筑学院学习建筑学,1977年获毕业证书。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埃利亚·增西利斯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从事学术研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