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从舞台幕后看脱掉演员面具后老板真相(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17:31 《南风窗》杂志 | ||||||||
逼出来的圣人 第二类老板出身不同,如何在政治和经济之间走好钢丝,并且达到“和平演变”之目的,是这些人不断磨练的生存秘技。
他们创业时都有国营或集体的背景,所以,他们的奋斗历程尽管充满艰难险阻,但往往没有前者惨烈和充满血腥。起步阶段因为他们的官方背景,政策、法律或世俗的力量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不但不是阻力,反而是一股推动力量。这时,只要他们头脑灵活、行动快捷,兼具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都能获得巨大的成功。 其实,对他们最严峻的考验和心灵的折磨是如何在迅速发展的企业和个人逐渐膨胀的野心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也是对他们生存智慧的极限挑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一群穿梭在灰色领域或复杂迷宫中的先行者。 譬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横店集团的徐文荣都是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模范人物。两人创业之初都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支部书记,当中央要全国人民奔小康时,他们自觉自愿地戴起了“红帽子”,乘着政策春风加大了乡镇企业的步伐;当邓小平要大家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不要受“姓资姓社”的束缚时,他们纷纷搞起了股份制改造;当政府要求加快产权改革、转变经营机制时,他们顺理成章地摘掉了“小红帽”或指定了接班人,悄悄实现了“和平演变”。江浙亿万富翁相当一部分就属于这一类。 以柳传志和李东生为代表的老板属于另一类,他们将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时期作了淋漓尽致的演绎。这类人在“忍”字上做足了功夫,耐力之好、目光之远、城府之深、手段之高直追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类似联想这样的企业,如果当初在市场中被消灭了,可能也就没有人关心了。不曾想,却做成了行业的一面旗帜,全社会的目光便开始聚焦。尽管当初柳传志仅仅向中科院这个老东家借了20多万的开办费,并且这笔款项早就归还,但从根子上讲,联想集团仍然属于集体资产。柳传志太熟悉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他深知自己屁股底下有一座阿里巴巴山洞,但那也是一座足可以让他灰飞烟灭的火山。所以他足足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游走于边缘,与各色人等打起太极拳,最后国家认可,上级满意,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元老重臣高兴,普天之下皆大欢喜。 万科的王石玩的则是另外一种策略。试问,王石为什么仅仅只有区区数百万的家产?他当的可是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的掌门人。为什么许多跟王石一起在中国股市兴风作浪的汪洋大盗们多把船弄翻了,唯独一个王石不仅把船开得平平稳稳,而且直挂云帆济沧海,开进了新时代? 王石说他的秘诀是不贪。这所谓“不贪”是指两方面:一个是多数地产公司追求暴利,百分之二三十的利润还嫌少,他则为万科定下超过百分之十就不做的原则;二是不少上市公司掌门人化公为私,穷庙富方丈,他却满足于自己的几十万年薪。但这些解释都是结果,不是原因。 其实,王石作为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之所以没有成为亿万富翁,不是因为他与钱有仇,也不是因为他自命清高。根本的原因是,在以弱击强、残酷激烈的“斗争”中,作为国有资产的保护人,王石要想取得公司长期的绝对控制权,首先就得拔刀“自宫”,保护好自己。 万科的老东家是深圳大型国有企业深圳发展集团公司,因为王石特立独行的个性和行为模式,他与老东家的关系一直相当剑拔弩张,复杂微妙。这迫使他不敢在灰色领域灵活穿梭,更不敢明里暗里为自己谋私利,也没有必要为逐暴利冒翻船的危险。别人为暴利冒上绞架的危险,俺王石犯不着,有个百分之七八的平均利润率就行了。力百斤者负五十,轻装上阵,剩余精力去飞伞去爬山。别人若指责不务正业,喏,穷叫唤什么,看我企业走得顺顺当当的。难怪,王石的哥们儿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谈到王石时说:他是逼出来的圣人!一语道破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