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12:06 新京报

  追忆鲁冠球,寻找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成功的内在密码 | 新京报快评

  徐立凡

 ▲鲁冠球。图片来自万向集团公司官方微博 ▲鲁冠球。图片来自万向集团公司官方微博

  10月25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鲁冠球去世,享年72岁。

  从1969年带领6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厂房面积84平米的“萧山宁围公社农机修理厂”算起,到现在发展成控股四家上市企业、在美英德等十国拥有22家公司、海外员工超万人、年营收超千亿的“万向系”,鲁冠球在48年的创业史里创造了诸多辉煌——

  最早在乡镇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把一个小作坊发展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国内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厂商,开创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等等。

  他也因此被冠以“企业家中的不倒翁”、浙商群体中的“教父级”人物、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等称号。

  鲁冠球的财富故事早已广为人知。但最值得记取的,除了他的诸多商战传奇、第一,更是他在每一个重要的企业发展节点,都能“踩对点”,实现与时代节拍的共舞。

  与他同期的那些过早凋零的风云人物相比较,完整经历计划经济铁桶阵、有条件引入市场经济因子和建立市场经济三个阶段的鲁冠球,面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面对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不同市场风险,总是能做出最优选择,这本身就是比财富故事更吸引人的传奇。

  拥有多少财富,当然是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的标准,但长远看,拥有对形势的判断力则是一个更核心的标准。这对老一代的中国企业家适用,对新生代的中国企业家同样适用。

  鲁冠球创富为什么总能“踩对点”?

  1.“捆住双手,获得自由”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经营的自主权,但在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企业性质都是集体或国有性质的,企业家要得到经营自主权势必遭遇与体制的碰撞。

  鲁冠球在处理与体制碰撞环节做得极其明智。

  这可以从万向的三次制度变革中看出来。1983年,鲁冠球以自家自留地里的苗木为抵押,承包了工厂。所有资产的50%归企业所有,50%归乡政府所有,乡政府不参加企业利润分配,企业以销售额的20%作为管理费上缴给乡政府,并作为销售费用计入成本。

  这样,避免了承包企业可能引发的体制变动,同时实现了对企业的控制。

  1984年,鲁冠球以企业名义打报告,要求实行股份制,没批准,他就土法上马,搞内部职工入股。在保证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再次避免了陷入政策灰色地带。

  1992年新一轮改革大潮涌动,鲁冠球把“总厂制”结构变为“集团式”结构,通过资产清晰的方式剪断了企业同当地镇政府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

  万向从此轻装上阵。“捆住双手,获得自由”,是那个时代成功的企业家主动适应、改善外部环境的重要手段。这个素质,同时期的成功企业家同样具备。

  2.做“思维上的红顶商人”

  鲁冠球有一个坚持了数十年的习惯,就是看党报、看新闻联播。

  每天,万向集团办公室都要给鲁冠球准备3万多字的阅读材料。在今天来看这或许老派。但鲁冠球保持这个习惯的目的不是要接近权力,而是接近政治,保持对政策乃至政策表述的高敏感度。

  正如他自己所说:“企业要远离政治权力,但不能没有政治觉悟”。这一说法听起来有点像莫衷一是,但确实是他的亲身体会——鲁冠球和万向之所以选定汽车零配件为主业,就来源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

 ▲鲁冠球。新京报记者郑道森摄 ▲鲁冠球。新京报记者郑道森摄

  实际上,除非天真的沙龙派,无论是处在哪种市场形态下的企业家,都会承认,政治引领市场引领企业,是企业生长的现实土壤。对企业家来说,依据现实制订、调整企业发展策略,比沙龙里的思想争论更重要。

  与热衷于当“红顶商人”的企业经营者相比,鲁冠球更像是“思维上的红顶商人”。他志在将企业经营策略与政治走向相匹配。这就保证了企业面对宏观政策转向时能够理性决策,面对权力的诱惑、干扰时守住边界,建立起相对清晰的政商关系。

  鲁冠球的这个素质,在倡导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今天,对新一代企业家也不无启示。

  3.当最能坚持的“扁头”

  外地人常称浙江人为“扁头”,意为能钻营。这不是个贬义词。今天,鲁冠球和万向被称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全球领袖”,市占率全球领先,就是因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他们是最能坚持的“扁头”。

  为此,他们已经坚持了37年。不做超过企业能力的事,不把事业做到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地步,这是鲁冠球的商业哲学。看似简单,但能做到这一点很难。

  特别是,在万向进入资本市场,控股、参股二十多家上市公司后,有平均利润率更高的行业可以进入,有更快的钱可能挣,但鲁冠球坚持把汽车零部件和电动车整车制造作为企业主业。

  电动车制造,鲁冠球从1999年开始就烧钱,迄今烧了18年,仍看不到回报前景,甚至影响上市公司财报,但鲁冠球初心不改,并把电动车整车制造的使命传给了下一代。在企业讲求“财技”的时代,这种做法大概称得上“傻”,但“傻”的背后,是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稳定,是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契合。

  新一代企业家,同样需要这种“扁头”精神和“傻”。

  激荡岁月里,鲁冠球总能“踩对点”的事例还很多,体现出的特质也还有很多。总的来看,以鲁冠球为代表的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之所以成为常青树,源于他们具有这么几个共性:

  能够将群体发展目标和个人财富目标结合起来,能够将政策调整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有鲜明的实干家气质和与时代同向的使命感。

  这些特质,让他们能够规避政策和市场风险,能够成为推动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变革的实践者。

  今天,我们追忆鲁冠球,同时也是希望寻找到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密码,寻找到中国当代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对于新转型时代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来说,激荡岁月还没有过去;鲁冠球等先行者们的人生故事和价值尺度,也远没有过期。

  文 | 徐立凡

  编辑:王磊 王晓琳 纯洁 大雄 校对:王心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