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8日15:41 新浪综合

相关阅读:

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穷?16张扎心海报引发热议

究竟谁做的扎心海报 基金公司:就是支付宝搞的

基金公司称扎心海报就是支付宝搞的 支付宝:我不解释

  【观见】广告段子手们,你们也许不会穷,但你们都会老的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别楼

将不可逆转的生命历程与财富这种东西联系起来,是一件多么肤浅且傲慢的事情。将不可逆转的生命历程与财富这种东西联系起来,是一件多么肤浅且傲慢的事情。

  今天,有一个恶意满满的广告文案,通过各种广告营销号刷屏了。

  整个系列一共有16张,而且还是gif动图,制作十分精良,应该也是美工熬了若干个通宵后完成的作品。从图片上的信息可以看出,这是16家基金公司一起做的,应该是基金公司在支付宝上线了相关理财产品购买接口,想做这样一拨营销。

  然后,策划者找了一个什么样的切入口呢?

  “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堂堂现代企业,竟然会选择这样的主题文案,只会让人觉得一阵阵恶心。

  扎心,和恶心,真的是一线之隔。

  1

  这句文案,是所谓的“互联网语态”,也是典型的段子手、“毒鸡汤”风格。我不知道背后的策划团队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也不清楚他们的年纪大概在哪个层次。我只想说,如果你们把一种生活状态(贫穷)和道德评判(原谅)联系起来,甚至加入了冷酷的否定,对不起,我不会为这句文案埋单,更不会为背后的品牌与企业埋单。

  而且,请你们在余生中竭尽全力避免贫穷,避免那些可能导致贫穷的所有灾祸:不公、疾病、婚姻、骗局……尽一切可能避免自己陷入“不被原谅”的道德境地吧!在你们更为漫长的人生中,你们才会真切地认识到,年轻时抖的这种机灵,其实一点都不机灵。

  文案放大的那些生活的细节,无论是不能随意旅游、还是同学聚会蹭顺风车、还是六位数的密码,仅仅因为这些,就必须要遭到“没有人会原谅”的冷酷嘲讽吗?

  贫穷,是一种能或不能被原谅的罪恶吗?

  以及,随着年纪增长就必须要完成财富的增长,否则就要遭到道德批判吗?

  广告段子手们,祭出这种简单粗暴的价值观,你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不过,也许广告段子手的良心们真的不会痛。因为他们从上到下可能都觉得,这种价值观是挺正常的。

  是吗?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随随便便就把财富与幸福与道德联系起来,并且习以为常?

  2

  任何一个稍微年长一点、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都会明白,个人财富的增长,本身就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

  大概7年前,我曾前往贵州山区采访。从贵阳到县里有高速,沿途风光秀丽,坐个大巴,大概六七个小时,也还比较轻松。但是再从县里到村里,就完全不是一回事。那种山路,是没有进过山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网上有人说,被拐卖进山区的女人基本不会想逃出来,我觉得可能是实情。很简单,这种山,你走半天,就绝望了。而当你到了村子,留下的老人围住你,说他们如何为了几百块跟人争来争去,你会去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么老了还这么穷吗?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因为先天条件的不足而陷入贫穷,并且年纪越大越穷,是他们在道德上的错误吗?

  大概8年前,我曾经收到过一位参加过重要国防工程建设的工程师的来信。随后我去他在上海的家里拜访了他。在那间狭小逼仄的房屋中,他、他的老伴、还有女儿一家三口,5个人挤在一起。这位工程师当年在外地,为了国防工程干了一辈子,年纪大了,想为自己的儿女谋一些福利,所以辗转回到了上海,并竭尽自己所能,为子女安排了在当时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但谁能料到,世事变迁,先是子女单位改革后下岗,后来自己得了癌症,外地医保能报销的费用在巨额医药费面前不值一提,更何况还要求回当地去报销,来回路费都不划算,生活越来越紧张。

  对于这些因为人生命运变化而陷入贫穷的人,同样年纪越大越穷,这是他们在道德上的错误吗?

  大概10年前,我认识了一位来自东北的研究生同学。他的老家是在东北农村,一个进入冬天就全部一片白的地方。喝酒以后,他告诉我,从他上大学以后,到现在来读研,所有的生活费、学费,都是他自己一个人挣出来的。他的母亲,精神状态不好;他的父亲,完全不务正业;他的哥哥,除了伸手管家里要钱,从来没干过什么事儿,甚至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整个家,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在硬撑。他在外兼职讲课、做翻译,什么都做。有时候我和他开玩笑:“这么一算下来,你收入挺高的啊!”他看了我一眼:“高有什么用?我还要顾着家里呢。”有一次喝高了,他哭了,他觉得自己很累,很想不再管家里,就这样一个人生活,但他又不能那么冷血地对待自己的母亲和侄女儿。后来在北京见到他,他说自己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存的钱全整没了。他苦笑,从头再来呗。

  算起来,他的年纪应该也挺大的了。他的贫穷,是他在道德上的错误吗?

  3

  “原谅”,不仅事涉道德,还是一种行为。换句话说,能原谅或不能原谅,前提都是要有一个能做出这种行为的人。

  “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请问,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仅同意旁人对我们的经济状况品头论足,而且还十分在意了?

  又请问,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喜欢评价别人的经济状况,而且还能加上道德评判了?

  再请问,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的对贫穷的朋友如此冷酷,甚至还会“不原谅”了?

  这是真实,还是臆想?

  策划团队可能会出来叫屈:这只是一个网络上的自我调侃啊!

  或者在掀起舆论热潮之后出来接受采访:我们的立意其实没那么市侩啊!

  抱歉,你们的行为性质根本不一样。你们是在代表一个公司进行市场营销,它可能拥有庞大的客户,甚至影响社会的文化取向。这和段子手们在网上以个人身份卖弄点小聪明,能是一回事吗?

  4

  最后啊,奉劝这些广告段子手们一句,你们也许不会穷,但你们一定会老。

  当你们老的时候,你们就会明白,将不可逆转的生命历程与财富这种东西联系起来,是一件多么肤浅且傲慢的事情。

  到那时候,你们会因为曾经创造过这么肤浅傲慢的文案,而觉得惭愧吗?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