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2日17:24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题: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当前经济形势述评之十

  新华社记者姜琳

  一边是人民币汇率首次跌破“6.7”关口、中间价连创新低,一边却是市场波澜不惊,跨境资金流出不增反减——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外汇市场呈现出的积极变化耐人寻味。更多由市场主导定价的背后,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渐入新阶段。

  10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影响,美元指数涨势凌厉,涨幅超过3%,全球100多种货币对美元均出现下跌。此时选择消耗外汇储备以维稳人民币汇率,还是顺应市场调低汇价以释放压力,是对货币当局和市场很大的考验。

  “实际情况证明,央行较为严格地按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机制报价,更多让市场主导,减少了‘波动过滤’,这意味着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深化外汇市场发展又迈进了一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仅从汇价看,10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6.7之后连续下行,离岸人民币一度逼近6.8。进入11月后,随着美元指数大幅回落,人民币中间价才回升至6.75左右。

  “短期人民币汇率态势主要是应对美元的释放压力;中期走势是震荡调整,长期看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鲁政委说。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日发布的数据,10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月末升值0.16%。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有所贬值,但对一篮子多边汇率却呈现了升值态势。

  更难能可贵的是,外汇市场供求压力也在悄然缓解。

  统计显示,10月10日至20日,银行代客日均涉外支出比9月份日均水平大幅减少,跨境资金流出明显放缓。此外,银行结售汇逆差明显收窄,日均逆差环比下降超过80%,其中个人净购汇日均环比下降10%以上,购汇压力有所去除。

  “这表明,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规则化、市场化和透明度程度进一步增强,虽然人民币汇率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有所波动,但国内市场预期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短期波动是正常、也是可解释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说。

  作为两种货币间的相对价格,汇率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国内经济。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汇率波动就像防火墙,当外部有冲击时可以予以疏导,防止压力进入国内并保持自身经济相对独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直言:“如果汇率波动率过低,不仅不是防火墙,反而成了风险放大器。一旦外部环境动荡,贬值压力就会急剧增加;而消耗官方储备又会更加加大贬值预期。”

  事实上,一些投资机构正是沿着这样的揣测,不断试探汇率的底线,不断与政策“对赌”,甚至故意唱空人民币从中牟利。

  “要知道,就连美国财政部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都表示,‘基于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基础’。”鲁政委表示,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支撑人民币的各种因素更为强劲。

  “经济稳才能货币稳。但对中国目前来说,关键是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人民币汇率向下波动带来的不适,缘于过去多年单一的升值预期,是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逐步“认识”浮动汇率的必经阶段。

  深流之水方能静。加快国内的经济转型和改革调整,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才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责任编辑:王嘉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