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10:36  新浪财经

  另一个阻碍国内市场开发的因素是商业文化和诚信。如果问中国的出口厂商,为什么70—80%的产品都在出口,而不做国内市场?他很可能回答:国内市场难做。难就难在签完合同,也交了货,但很长时间拿不到钱;而出口,只要签了合同,就能在合同期限内收到货款。所以有些企业宁愿低价出口,也不愿意高价卖给国内客户,国内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可见,如果不加强法治,合同得不到有效执行,又有地方保护主义横行的话,中国的企业家就没有信心开拓国内市场。

  当然,不要以为对外开放已经不重要了。以出口占各省GDP的比重而言,中国各省差异非常大,2007年的情况依次是:广东91%,上海85.6%,江苏61.3%,天津57.4%,浙江55.4%,福建40%,然后其他省份都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几。很多省份的国际贸易比重非常低,内蒙古只有4.7%,河南是中国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出口占GDP的比重只有4.6%,这说明,中西部地区还有发展国际贸易的巨大空间。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将伴随着城市化。中国现有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5%,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比例是18%,未来30年可能上升75%。这不是不可能的,应该说是必须的。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济发达国家。过去30年,中国100万人口的城市大致增加了200个;未来30年,中国有4亿人口要从农村转入城市,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按100万计算,中国要增加400个这样的城市。

  企业作市场预测,包括房地产开发,应该看到这一点。国家的发展战略,包括新农村建设,也应考虑这一点。既然有那么多人要到城市来,还花那么多钱在农村,是否合理和划算?那些设施建完之后,谁来使用?花大量的资源,究竟有没有价值?如果帮助农村人口进城是不是更好?都值得思考。

  产业创新与整合

  除了开发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二个转变,是从低成本优势到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过去30年,中国产品能打开国际市场,原因就在价格。问题是,低成本还能维持多久?过去三四年,北京保姆的工资几乎增加了一倍;在沿海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样的趋势,本来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但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如何维持?这就需要创新,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何?在中国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全部专利中,大致分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硬指标,另外两类专利多少有点“花拳绣腿”。从企业被授予的全部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来看,2006年,外国企业的这个比重是74%多,中国企业的只有11%多;从整个时间序列来看,外国企业的这个比重远远高于中国。中国的很多专利完全是为了评比、评奖而设立的,技术含量和商业价值微乎其微。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容乐观。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崛起时,一定伴随着革命性的技术、产业的出现,比如英国的蒸汽机和纺织业,德国的化学工业,美国的汽车、电子通讯、IT业,这些技术改变了经济格局,从而改变了世界。不创立新产业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但新产业的创立不能靠政府投资。把握市场趋势不是政府官员的特长。曾经有地方政府花费巨资引进录像机生产线,结果产品还没下线,市场上已经把录像机淘汰了。更别说政府投资里隐藏着大量的贪污、浪费、造假的机会。

  产业的升级换代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要靠企业家去发现。市场的好处在于,总能挑选出能够预见未来趋势的企业家,使他们成为新产业的领导者。中国企业家需要努力看清,什么样的技术能对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什么样的产业能在未来引领经济的发展。但很遗憾,中国企业家还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在非市场、非技术方面,外国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的是行业、产业未来格局,而中国企业家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还是政治或政策问题。所以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领导人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教育体制尤其重要。我们要培养科学、理性的思维。没有文艺复兴后的启蒙运动形成的科学、理性思维,就不会有西方世界的崛起。中国的教育已经有不少进步,但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是太大,对人的思维控制太多,而且教育体制效率太低,一定要大变革。

  最后一个转变,是从企业数量增长到产业整合。大致上,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中小新企业的不断增加。这次危机后,中国可能要经历从企业数量增长到企业规模扩大的转变,行业并购(包括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会形成新浪潮,产业集中度也会大大提升。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跨地区、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出现多是在危机之后。危机也有积极的一面。人死了是彻底没了;企业死了,实际上是资产重组,使资产变得更有效。国家要在这方面调整政策,靠贷款救企业不是办法,该破产的就让它破产,只有这样,真正优秀的企业才能成长起来,成为经济的推动力量。

  警惕“国进民退”,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过去30年的成就,归根到底还是靠改革开放。未来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取决于是不是把市场化改革进行到底。所谓市场化改革,就是价格自由化、企业民营化、地方分权化、开放和全球化。中国的改革不是精心设计或深思熟虑得来的,好多是被逼出来的。日子好过的时候没人想改革,日子过不下去才想到改革。不要忘了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以价格自由化改革为例,1978年,100%的工业品是国家定价,大致15年后,工业品市场定价的比重占到81%,到2004年,已经接近90%。

  还有国有企业改革。前15年,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没有变,但通过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发展,国有经济的相对比重在降低;后15年,转向了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变革,包括上市、拍卖等。结果,以城镇人口就业为例,1978年,有78.3%的城镇人口在国有企业就业,到了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22.7%。

  这次危机前后,出现了一个现象,即“国进民退”,大量贷款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强迫性收购民营企业,这是需要警惕的。从长远看,这次危机中拿钱越容易的国有企业,越容易破产。按过去的经验,过几年这些国有企业的呆坏帐就会增加,银行就会进行债务重组。199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要钱就找银行,积累了大量呆坏账,最后只能卖掉。已经重组过一次了,中国这次没有大危机,是因为几年前已经花了几万亿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国家许诺的福利越来越高,未来正常的财政收入不可能支撑,解决经费问题的惟一办法是变卖国企股份。

  国有经济的比重现在是36%左右,到2040年应该是10%以下,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结果可能只能这样。国企改革的基本任务已完成,不需要再开党代会讨论方向性问题了。最大的那些国企也已经上市,以后只剩下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即以多快的速度减持国有股。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机构,未来也很可能走民营化。由于网络、地方台的竞争,它的优势会不断降低,到最后就可能没人看了。台湾就是这样,原来有份《中央日报》,官方地位很高,但现在没人看了。

  我相信,尽管会有短期波折,但由于过去30年的改革成果,市场化改革的大势已不会改变。现在活得好的国有企业,基本是靠垄断赚钱,效率很低;国企占据着社会三分之二的金融资源,但创造的价值只是三分之一,他们都民营化后,可以想象中国经济会焕发出怎样的潜力。

  政治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在新兴发展国家中,中国改革最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先搞市场化,再搞民主化。这是邓小平的英明之处。民主化走在市场化之前的国家,效果都不太好,包括印度。为什么市场化一定要走在民主化之前?因为民主是政治制度的一种,用政治制度解决问题都是迫不得已的,不该是第一选择。

  市场决策和政治决策有什么不同?比如在一个团体中,有300人想去吃饭,市场决策是每个人自己选择,每个人的偏好都能满足。民主政治就好比大家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吃肉还是吃素;如果50%以上的说吃肉,所有人就必须吃肉。民主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如果一个国家在确立好的产权制度之前、在政府还控制大量资源时,以为民主能解决好问题,就搞选举民主,很容易把原本应该交给市场解决的决策交给政府,不仅导致效率损失,而且会滋生严重的腐败。所以,应该首先界定好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范围,尽可能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再一个,中产阶级的兴起很重要。如果没有广泛的中产阶级,民主化很可能变成民粹化,甚至导致暴民政治。民主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这要求每个公民有基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心。中产阶级有一定的私人财产,但没富有到可以随便欺负人的程度;他们愿意并有能力承担责任,希望社会稳定,不喜欢动乱。如果一个社会中绝大部分人一无所有,少数人暴富,那就麻烦了。穷人可能不守规矩,他们失去的只是枷锁,得到的是整个世界;而极端富有的人也可能不守规矩,因为他们可以动用金钱的力量欺压别人。这样的社会很糟糕。

  中产阶段的兴起,应该是通过自由市场竞争,以自己的禀赋能力获取财富的过程。一个靠自己能力致富的人,和一个靠欺诈、暴力致富的人,对社会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在市场正当竞争中致富的人,通常有更强的公民意识、伦理道德。

  当然,不能说经济市场化可以代替政治民主化。1990年,我在英国参加一个会议,曾针对当时西方学术界流行的褒俄(俄罗斯)贬中(中国)倾向,对中国改革的长期进程提出一个长期预测。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可以用一张仿太极图简单比拟:一个竖椭圆,中间画一条S形曲线,分成两半,从上到下看,先大后小的一半是经济改革,先小后大的一半是政治改革,中间画一条横线,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就是这样一个关系。第一阶段的重点是经济改革,政治上又有些渐进性;第二阶段重点是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慢慢收尾。现在中国改革所处的阶段,是经济改革最重要的方面大体完成,剩下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的收尾工作,政治改革又才开了个头。在今后的改革中,政治改革的内容会越来越重要。

张维迎:把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3)

  13亿人的国家怎么建立民主政治,现在还不好说。我想强调几点:第一,中国的政治改革应该是渐进的,不能搞休克疗法。美国建国后花了89年的时间才解放了黑奴,花了144年妇女才获得选举权,花了189年的时间,也就是到1965年,黑人才获得投票权;英国的早期选举权是有土地、财产要求的,并非谁都可以投票。社会发展到今天,中国不可能走他们的老路,但是其中道理值得思考。第二,法治要先行,要加强司法的独立性。没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不可能有民主政治。中国政治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是,怎么把民主化和精英治理结合起来。民主化改革千万不能变成民粹化、痞子运动。美国可能是民主和精英治理结合得最好的国家,他们政治和法律框架的设计,包括参议院、众议院、最高法院等等,都防止了痞子运动和暴民政治的出现。中国也需要找到好的选举制度,保证民主和精英治理的结合。给定中国的传统和人口规模,未来的挑战非常大。印度的政治体制改革走在经济体制改革前边,它已经过了这个坎。如果中国未来在经济发展上输给印度,很可能就是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处理不好。

  最后想说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未来国际社会有好多游戏规则需要中国参与制定,但中国千万不要自大。韬光养晦,最重要的是发展自己,不要争世界领导权。一定要靠经济发展来提升国际地位,从历史来看,任何依靠武力争取来的国际地位都不长久。西方人强调中国的责任,这有道理,负责任才会有国际地位。

  未来三十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那时,中国最好的企业也一定是世界顶级企业,中国的领导人,无论是政府领导人、企业领导人,还是学术领导人,都将是世界级的领导人,中国人百年的强国复兴梦将实现,中国公民也将以此为荣。——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市场经济。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本文由作者对光华学生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感谢岑科、傅小永对本文的整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