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政府之间没有利益冲突(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3:52  中国报道

  美国政府为了解决银行惜贷问题,虽然不情愿地注资了,但为了尊重市场机制,注资后仍不愿意介入银行的经营管理,银行依然惜贷。美国民间也有意见,认为银行搞了一大堆坏账,政府用人民纳税的钱注资却又不介入经营管理,这是说不通的。而英国对银行的解困计划中对银行的股东与高管层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政府和银行各为什么角色,政府应该有多大程度上的介入,各国的做法是不同的,也不易有定论。但是,银行不应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是不会错的,否则后患无穷。

  在经济下行期间的未来岁月,每一个项目都能做到十全十美,每个项目都能达到预期的回报,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有许多客观条件是无法控制的,只能尽量做得最好,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如果有所增加,也不足为奇,本来对风险的管理就应该以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为基准。

  但是,如果政府干预市场力度过大或不当,也会造成排挤其他经济部门等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是一个风险,必须留意。美国现在发了很多国债,虽然收益率接近零,还是吸掉了社会上许多资金,因为在经济危险时期,资金通常会流向最安全和保守的地方。国债实际上排挤了地方的发债,导致了地方债无人购买的状况,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抽言:

  有些中小企业有三本账,一本给税务局,一本给银行,一本给老板自己,最后老板都不清楚哪本是真的。

  2009年,要不要贷给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对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经济下行期间,它们首当其冲,它们的生存问题值得重视。就融资而言,它们向银行贷款从来都比较难,因为贷给他们的风险要比贷给国有企业和大企业大得多,贷款成本也比较高。但是中小企业不一定都要找银行贷款,尤其初创型小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要找不同的金融机构拿钱。只有一页计划书的时候,应该找风险投资机构,他们会给你钱,让你开始,但肯定不会很多。到了中期,企业健壮了,到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银行可以借给你很多钱,同时也可以从资本市场筹资。现在资本市场停滞,风险投资经营困难,中小企业对银行的期待更大,各方面也三令五申要求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但是,商业银行8%的资本金的要求决定了它不能承担太高风险的贷款。

  实际上,融资只是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之一,而资金通常情况下都不是问题,只要有好的项目、好的管理和好的领导,有市场、有需求,资金自然会进去,钱从来都是往高处走的,永远只找好项目。中小企业还存在财务、管理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有些中小企业有三本账,一本给税务局,一本给银行,一本给老板自己,最后老板都不清楚哪本是真的。他们需要的是辅导,不只是贷款。银行可以拿出钱,但银行不能帮他们记账、加强管理,和提升技术,必须有另外一个机构来做这些事情,这也是政府可以做的,可多做的。当它们的财务健全了,管理加强了,技术提升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就少了,贷款也就可以增加了。

  大企业是银行既有业务的主要来源,银行愿意贷款给他们,但中小企业是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发展可能性和成长性,他们是银行未来的生命力,是银行需要开拓的新发展空间。同时,在中小企业众多的江浙沿海一带,它们已经是银行业务的主要来源了。进行贷款流程改造,使效率更高、服务更到位,从而增加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这是银行应该和正在做的。但是,考虑到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定位和分工,和其风险承担能力,要银行多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必须建立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机制,包括上面提到的一整套加强管理、技术的辅导机构,以减低其贷款风险。

  另外,很好的贷款担保机制也有帮助。目前全国有近4000家担保机构,有各级政府办的,也有民间办的,还有企业间的联保,各自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依旧是普遍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担保机制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由于融资问题并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唯一瓶颈;财务,管理,技术,市场都是问题。因此,除了完善贷款担保机制,还需要成立中小企业辅导机构,方能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另外,建立商业信息调查机构以提供贷款企业标准化的信息给贷款银行,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大大有助于取得贷款。

  最后,地下钱庄在中小企业众多的浙江等地大规模存在,也说明我们的地上金融机构没有办法满足一些金融需求。如果能让他们合法化,增强对他们的监控,也有利于金融安全,这也正是金融监管机构当前努力的方向。

  华而诚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