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软实力建设需要融入航天精神(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8:19  《企业文明》

  严谨

  ——细节决定成败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是周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刻在航天人的脑海里,自觉地体现在航天人的行动上,成为航天人永恒的座右铭。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半点浮夸,是科学就必须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深刻体会。多年来,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努力提高航天工程技术水平,不断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他们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前沿,依靠科学,尊重规律,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质量是航天事业的生命。50多年来,几代航天人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形成了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独具航天特色的质量文化。他们始终有着“归零”的追求,对任何问题,都要不留遗患和举一反三地解决。他们紧紧抓住影响发射、运行、返回和涉及任务全局的关键节点,对关系航天员安全的每一个环节都努力做到严、细、慎。特别是任务的最后阶段,牢牢把住加注、扣罩、船箭对接等重点工作的质量关,确保安全可靠。真正做到了“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中国航天严、慎、细、实的精神对于中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对于遭受各种安全和质量难题困扰的企业是一剂良方。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企业老总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目光短浅、利欲熏心、产品粗制滥造,他们在面对中国的航天事业、航天人、航天精神时简直就是让中国制造蒙羞,让中国质量蒙羞。希望我们企业能像中国航天人那样做事严谨、科学、求实,像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那样重视我们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创新

  ——企业前进的发动机

  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牢牢掌握航天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是中国航天人与生俱来的理念与原则。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之初,面临着外国的技术封锁,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攻克航天技术难关。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逐渐扩大,但是发达国家一直对我国实行严格的高技术出口限制政策。发展航天高技术只能立足于自主创新。正是依靠我国航天工作者的刻苦攻关和艰苦努力,才逐步攻克和掌握了一项又一项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条“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精、水平高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道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正确道路,真正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并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相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我们其他行业、其他的企业也成天在搞自主创新,但企业缺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一些企业想靠合资换技术,用资金引进技术,几十年过去了, 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地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要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还得靠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像中国航天那样,只有始终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攀登新的台阶,才能更快推动企业产品的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日积月累的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是软实力取得巨大成功的集中体现,为我国企业提升“软实力”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当前,我国的企业正在构建和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希望能把航天精神的内涵引入到软实力的构建之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