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软实力建设需要融入航天精神(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8:19  《企业文明》

  审视当前国内企业的人才环境,表面看上去都很重视人才,且一些企业还有具体实在的优惠政策,但还是普遍存在紧缺的人才找不来,重要的人才留不住,人才流失尤其是优秀人才、核心人才的流失等现象,情况并不乐观。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国企业缺乏公平自由的人才环境,尤其是存在着分配不公。一是行业收入差距拉大,行业分配不公是导致部分企业员工不安心工作,频频跳槽的重要原因。二是国企内部收入差距悬殊巨大。一些企业的老总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要重视人才,另一方面为自己和核心高管层不仅拿着高出一线工人和科技人员几十倍的收入,而且享受着高福利,如公款旅游、出国、公车服务等职业消费。这样大悬殊的收入分配是职工的钻心之痛。薪酬不仅决定职工的经济与社会地位,还会使职工面临家庭负担与生活压力等精神包袱。试想,一个背着沉重思想负担、消极心理、繁琐事务缠身的人,哪还有心思安心工作和技术创新。

  另外,中国社会的官本位思想突出也是企业人才成长的一大障碍。破除官本位思想讲了多年,迄今并未见成效,而且官本位有愈演愈烈之势。前一阵子,深圳大学一个处长职位,引得40余位教授的争抢,在河南省出现65个博士争当副县长,在中央国家机关竟有4 723人争考一个公务员的现象,不仅说明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其背后的“官本位”思想更催人深思。在我们的企业中,总是存在技术人员想当室主任,室主任想当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想当企业领导,企业领导想从政的思想, 官本位思想使一些搞技术的人不认真搞技术,而把心思放在谋求升官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要以中国航天为榜样,不断改善企业人才环境,靠事业吸引人、成就人,始终坚持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

  团队

  ——团结就是力量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载人航天作为一项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的工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了飞船、火箭、通信等七大系统,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 000多个和几十万工作人员参与。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航天研制队伍培养了顾全大局、密切协作、主动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谦虚、讲理、负责”的思想作风, “抢困难,让方便”的工作作风,“有问题共同研究,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协作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已经成为航天人固有的职业道德规范,员工在处理与国家、集体利益中,具有大局、包容、协调的行为准则和较强的执行力。

  事业的推进,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创造性地解决困难和问题。我们企业的工作也是这样,我们应当把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整合资源、科学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企业前进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