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证券研究所课题组
近两年来,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CPI屡创新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很多人把这次通胀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通胀相比,或者跟近期俄罗斯、印度两位数通胀率相比,担心中国会发生恶性通胀。我们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中国商品供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货币供给增速有限,中国不会发生恶性通胀。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CPI涨幅持续下滑,未来一段时间,虽然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但在宏观调控下,物价涨幅将回落到合理水平,中国经济将步入可控温和通胀时代。
货币供给对CPI的推动力大为减弱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胀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多年来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在长期内,货币供应量是决定通胀的主要因素。与90年代初相比,近几年我国货币供给增速并不高,对CPI上涨的推动力有限。
与90年代初相比,目前货币供给增速并不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本次经济扩张期内,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低于90年代初的水平,这是本次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低于前两次经济扩张期的重要原因。1992-1995年,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分别为31.3%、37.3%、34.5%、29.5%,分别比当年经济增长速度高17.1、23.3、21.4、18.6个百分点,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003-2007年,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分别为19.6%、14.6%、17.6% 16.9%、16.7%,分别比当年经济增长速度高9.6、4.5、7.2、5.3、4.8个百分点,均不超过10%,由此决定了本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1992-1995年。
银行体系闲置了大量货币。近几年中国确实有很多的货币流动性过剩,但是并没有形成“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的局面,而是“过多的货币都趴在商业银行体系里贷不出去”。当前的情形与90年代初截然相反。90年代初,贷存比都在100%以上,银行更多地依靠央行的再贷款来扩张,“超贷”现象严重,这与日本60年代的情形相似。银行体系里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货币要么在消费品市场,要么以贷款的形式在企业手中,货币供给的压力完全体现在实体经济中。与之相反,现在是“惜贷”严重,2005年开始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底达到11万亿,现在已经超过15万亿,贷存比只有65%。过剩的货币没有跑到消费品市场(居民存款稳步增加)、企业信贷也受到严格控制,那么货币因素就不是推动通胀的主要因素。
虚拟经济吸纳了大量的过剩货币。货币总是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进行分配的。90年代初,我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刚刚起步,央行发行的货币几乎全部留在实体经济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服务项目价格涨幅大。近十多年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商品期货市场不断壮大,居民的投资渠道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货币流入到虚拟市场中,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的通胀压力减轻。
股市存量资金的增加削弱了货币发行带来的通胀压力。2001年央行修改了货币供应的统计方法,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这一部分货币并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中,也就是说,新增货币供应量中,股市的增量资金并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通胀压力,这在近两年表现得更加明显。2006年以来,我国股市规模不断扩大,证券化率达到100%以上,2007年底总市值高达32万亿,经过今年上半年的大跌缩水后也有18万亿,这是2001年底的近三倍,与此同时成交金额扩大了十倍。2006年、2007年股市的新增资金分别为1800亿元、8935亿元,同期我国货币供应量M2的增幅分别为16.7%和16.9%,如果剔除A股市场的增量资金,那么2006年、2007年流入到实体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增幅分别为15.1%和14.1%,相对于我国11%的GDP增长,货币因素带来的通胀压力有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