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适度通胀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13 华夏时报

  刘 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蔡志洲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研究员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目标应该真正落实在我们的宏观调控中,既要强调政府干预的作用,也要重视市场本身的作用。如果中国真能实现这两个调控目标,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基础。

  2007年,我国的GDP增长率达到11.4%、CPI涨幅达到4.8%,都创了2003年以来的新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08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中,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调控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可以看到,和上一年实际增长相比,200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了3.4%,但CPI的控制目标仍然保持为上一年的水平。这一调控目标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适度降低增长率

  有利于国家经济长期平稳发展

  世纪之交,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后,我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一次最好机遇。长期发展使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经过体制创新后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的居民收入和相关领域的改革导致的新的消费升级,国际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导致的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加,都为中国实现一次新的跳跃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使我们进入新世纪以后,进入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最好时期。200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重新加速,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在这一轮周期中,中国连续5年保持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2003年到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0%、10.1%、10.2%、11.1%和11.4%,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6%。如果以2000年为基期,2000-2007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则达到了10.31%。高速经济增长为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也为我们实现长期增长目标创造了条件。“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我国要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而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在本世纪初的前20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按照这两个目标,我国在这一期间必须实现的年均GDP增长率为7.5%。可以看到,由于2000-2007年间的GDP实际增长率已经大大高于实现长期目标的年均增长率,只要在未来的3年里年均增长率达到3.5%,在未来的13年里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3%,我们就可以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长期增长目标。

  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看,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而是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近几年来,国家已经连续多年提出8%左右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但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这一指标总是被超越。这一方面带来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另外一方面,经济增长和其他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2007年出现的价格总水平的显著提升,就是各方面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在新的条件下,国家在强调“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是现实和正确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在客观上对我们提出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美国的次贷危机标志着欧美经济开始逐步进入衰退,这必然会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而国内对汽车、住宅等高档需求的突然增加已经逐渐转入常态;原油、食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保持原来的以扩大投入为主的增长方式,而不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来改善效率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们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眼前较高的经济增长换来的就可能是将来的经济停滞甚至是衰退。因此,适当地降低经济增长率,并适时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将可能为中国长期平稳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