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创新精神缺失导致绿色GDP难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8日 13:45 财经时报

  刘海明 (博客)

  搜索关键词:绿色GDP 创新

  从年初起媒体就在等待的“2005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可能被无限期推迟发布。专家称,目前许多地方唯GDP至上,绿色GDP核算阻力非常大。按照《中国青年报》的说法,绿色GDP成为这样敏感的话题,本身就证明它是有用的,“它让一些地方官有所顾忌。”

  这则猜测性报道,不是没有根据:“国际上现在还没有这个意义上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中国还不能够公布所谓绿色GDP核算的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的这个表态,使媒体有理由得出这个判断。

  2007年都过去了半年多,2005年的绿色GDP核算报告,比含羞草还害羞,迟迟不肯揭开面纱。原来,是因为国际上无此先例,虽然我国创新公布了2004年的绿色GDP核算报告,怎奈“后遗症”太多,统计部门不得不开始变得“慎重”起来。

  如果《中国青年报》的猜测不幸被言中,以后我们除了看到振奋人心的GDP数据外,令人忧心的绿色GDP数据,至少不会再给地方官员“无端”增添烦恼了。

  绿色GDP可能胎死腹中,除了说明国家统计局害怕得罪地方政府外,还有一个敏感问题不容忽视:统计部门自卑情节严重。何出此言?君不见,时下,提到和国际接轨,凡是对本部门有利的事情,许多官员乐此不疲,张嘴闭嘴都是“国际惯例”的,而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即便有现成的“国际惯例”,大约也是闭口不谈,生怕它变成“洪水猛兽”,吞噬自己的既得利益。种种这些,都是我们懒于创新的写照。凡事都不愿敢为天下先,等别人搞出一套成型的理论,并且验证可行了,我们直接拿来。

  如此为政理念,进步的风险少了,怎奈,自我的创新精神丢失了。以我们自行提出的核算“绿色GDP”的理论为例,考核地方经济的发展,不看表面的硬数字,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究竟怎么样。这样的做法,是我们第一个摸索出来的考核办法,是地道的中国模式,经过试验、完善,完全有可能变成有中国特色的核算模式。如果这种模式被其他国家觉得行之有效,拿去施行,何尝不是我国对国际惯例的一大贡献?

  遗憾的是,听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的口气,恰恰是自卑得很,好像生怕国际上会指责我们弄出的这个“绿色GDP”核算方式的。事实可能如此吗?说不定别的国家,巴不得中国对新国际惯例有所贡献呢。

  事实上,在国际上的“中国标准”叫得响的越多,中国的特色才越明显。然而,我们一方面整天在喊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在许多具体的事务上,却又不敢创新。

  是中国人失去了创新能力了吗?非也!恐怕是我们某些部门的某些人,失去了创新的勇气。之所以会失去这种勇气,归根结底,和他们过于明哲保身有关。“绿色GDP”得罪人,并且不是得罪一般的人,难怪统计部门等待“国际惯例”来保护自己了。

  跟帖

  “绿色GDP”报告暂时搁浅令人遗憾,但我们至少知道了是怎样的利益纠葛阻止了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报告出炉——一些地方唯GDP是举的巨大惯性,以及环保部门独木难支的无奈。此外,我们还看到利益各方围绕“绿色GDP”展开的博弈,并且,这种博弈已经是公开的,让普通百姓清楚看到,这不比我们被迫接受一个为地方政绩涂脂抹粉的“绿色GDP”报告要好吗?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