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澳大利亚金砖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7日 14:40 财经时报

  周峰

  澳大利亚将中国日趋增长的经济与政治影响视为机会而非威胁,不像其盟国美国及日本那样对中国影响日增反应过度。这有利于澳大利亚借助迅速发展的中国推动经济

  约翰·霍华德总理在6月8日称,澳大利亚国民五月份的失业率仅为4.2%,创35年来最低数字,接近“全民就业”。这对即将面临年底选举挑战的霍华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2004年10月,同样面临选举的霍华德所以在反对派拿伊拉克战争说事的压力下,顺风顺水赢得四连任,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其执政的年头里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强劲,年均增长速度达3.4%。澳大利亚一些选民因此把霍华德政府创造的经济成绩比喻为向民众扔“金砖”,而对于这“金砖”是如何炼成的,霍华德自有一番解释。

  2005年4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时,霍华德曾坦率表示澳大利亚正在从显著增长的亚洲经济发展中受益。资料显示,澳大利亚11个大贸易伙伴中目前有7个在亚洲。但实际上,澳大利亚却并非一开始就自动踏上亚洲这条“金砖”之路。

  “澳洲号”驶向亚洲湾

  地处太平洋中南部的澳大利亚,西望亚洲东望美洲,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影响到其地缘政治选择。

  以

二战结束后与美国签署《澳美新安全条约》为标志,澳大利亚最初奉行疏远亚洲的策略。凡是美国在亚洲发动的战争,澳大利亚全部热情参与。国际社会形容说,澳大利亚一身扮演三个角色:美国在亚洲的代理人,“亚洲的英国”;南太平洋的日本。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曾把日本和澳大利亚比喻为稳定美国亚太战略的两支“锚”,以及美国在亚洲的情报站。

  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风云逆转,澳大利亚才逐步走出“孤立亚洲”政策。先后与中国建交,取消了对亚洲移民的种族歧视政策,承认东南亚国家联盟,从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撤军,埋葬了《东南亚条约组织》。随后澳大利亚进一步提出,“在文化和经济上跟迅速发展的亚洲融为一体”。1995年美国《新闻周刊》对此颇有感慨,称澳大利亚用了200年时间才把注意力从欧洲转向其亚太近邻。

  1996年霍华德出任总理后,更是提出澳大利亚应一手挽起亚洲一手挽起美洲,扮演桥梁和中间人角色,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特点左右逢源。

  舆论认为,澳大利亚这种转变源于上个世纪东亚风生水起的经济腾飞,对澳大利亚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影响,促使澳大利亚清醒认识到东亚的发展和繁荣对于澳洲大陆来说至关重要。就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角度而言,澳大利亚回归亚太已成历史现象。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经济开始深度卷入亚太经济体,其对外贸易的三分之二都与亚洲有关,全澳经济的30%都来自亚洲。

  商业部长出身的霍华德,充分显示出善于从务实角度考虑本国实际利益。

  中国机会论

  对于澳洲与亚洲的关系,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主任休·怀特似乎另有一番解读,他指出,“在总理霍华德看来,亚洲就是中国。”

  舆论认为,怀特此语其来有因。中澳没有领土接壤,也没有历史或意识形态上的重大纷争,这决定了澳大利亚和中国可以取得更多共识。如今年6月7日澳大利亚外长唐纳就针对喧嚣一时的中国军力问题炒作说,“我认为我们任何人都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中国的军费,有关担心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夸大其辞。”

  霍华德本人也曾指出,任何不带偏见的人士都会看到,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2006年4月西班牙《先锋报》在评价中国总理温家宝当月对澳大利亚的访问时也曾指出,美国对澳大利亚的政治影响力遭遇了“瓶颈”,澳大利亚正在选择走近中国。澳大利亚将中国日趋增长的经济与政治影响视为机会而非威胁,不像其盟国美国及日本那样对中国影响日增反应过度。这有利于澳大利亚借助迅速发展的中国推动经济。

  事实上霍华德本人确曾指出,近10余年来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中澳两国于1972年正式建交,之后双边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用了24年,而从100亿突破200亿仅用了两年时间,中国在澳大利亚走向亚洲的进程中无疑扮演了发动机的角色。

  示范意义与民意

  其中最能说明两国经济合作的,无外乎能源和自由贸易协定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能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为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能源战略,中国把推进核电建设作为能源发展的重头戏。据报道,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将增建约30座核电站。而澳大利亚拥有建核电站所需的丰富的铀资源,其铀储量占全球已知储量的40%强,这就使两国在铀矿贸易上有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事实上,中国已成为澳主要矿产出口国。

  与此相适应,两国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是紧锣密鼓。2003年10月,中国领导人访问澳大利亚时双方签订了《中澳经贸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承诺将进一步促进贸易往来和贸易自由化,促进重要领域中广泛的战略合作。随后2005年4月,两国总理在北京正式启动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有消息称,中澳预期在2007年澳大利亚主持APEC会议期间,签署这一协议。

  舆论认为,中澳两国自由贸易协定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是中国第一次与发达国家进行的此类谈判,如果成功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当然,澳大利亚民众对中澳良好合作正是制造澳大利亚经济“金砖”的动因之一也心知肚明。最近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就表明,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澳大利亚人要比对美国的多;大多数澳大利亚人支持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有72%的人赞同不卷入万一发生的台海冲突。澳大利亚对中国态度的演变,是和公众意见一致的。

  (作者单位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