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反市场经济言论比天价楼盘为害更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 14:15 财经时报

  邵颖波

  “对于这样的天价楼盘,不能因为它是”市场行为“,就纵容和默许它。”本周,最难以置信的声音或许便是这一句关于天价楼盘汤臣一品事件的评论。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周,虽然所谓的汤臣一品遭到上海市房管局调查的消息没有什么实质性报道,但是对于汤臣一品的讨伐之声却仍是愈演愈烈,大有不将这只出头鸟一枪毙命不罢休之势。

  汤臣一品自成为“中国楼王”以来遭人妒恨实属正常,毕竟在中国存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之背景,富人穷人之间矛盾日见尖锐的趋势。但是,是否有人想到过,这种现象和矛盾的激化可以发展到有些人不想纵容和默许市场行为的程度,是否有人能想象到,在一些人思想深处竟然还如此仇恨市场经济体制。

  现在这种声音明明白白,他们不能容忍汤臣一品的存在,恨恨地说“汤臣一品竟然还在卖”,还说,“天价楼盘的存在是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说“如果奈何不得汤臣一品,还谈什么调控?”任何人都可以读出其背后的意图,就是要威逼政府使出铁腕来整治这家地产商,哪怕看上去十分粗暴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这样的言论让人备感恐怖。

  汤臣一品到底何罪之有呢?围攻者列举其涉嫌两大罪状,其一曰捂盘惜售,其二曰虚假交易。对于第一条,无须争辩,自家的东西卖与不卖全由自己决定,天经地义。任何人不能强迫。对于第二条,现在尚没有确定的调查结论,更谈不上法律的判定。而在法律上有任何判定之前,任何人都不能想当然地判其有罪。

  当然,这两条罪状即使在批判者那里也不是重点,重点仍然是“天价”。有敢言者把汤臣一品最严重的罪行归结为“

房地产暴利的丰碑”。他们的逻辑是:汤臣一品看似是富人间的自由买卖,与贫人无关,实则不然,因为一旦其天价真的得以实现,上海市的房产均价自然会被提高,全国各地无良的地产商们也自然会跟风提价,国家调控
房价
的诸多措施会眼见着失灵,广大人民群众更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由此,必须要扳倒这座“丰碑”。

  一座楼盘的“天价”不降,竟致全国人民都跟着遭殃?一座楼盘的“天价”不降,全国的地产商就会不顾市场规律提价?一座楼盘的“天价”不降,竟致堂堂中央政府的宏观失灵,国家政策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这样的推理真是谎谬至极。

  汤臣集团是不是一家合法守规的上市公司,目前我们不能肯定,为了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是否有违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我们也不能肯定。作为香港的上市公司,其是否认为对于内地社会无须进献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同样不能肯定。任何时侯,行政和司法部门依法对其进行合法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做出决定,我们都不应该有任何的反对。我们担心的焦点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这是中国经历了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改革建立起来的——因为任何事件的发生而受到严重破坏。

  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是法治之下的买卖自由。在自由竞争领域,卖者可以自由标出价格,买者可以自愿选择接受和拒绝。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只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符合所有法律和行政命令。市场经济从来不排除政府在合理有限的范围内,出于公平和秩序的要求进行适度的干预,以弥补市场自身存在的缺陷。这本身自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但是,政府干预本身并不是随意的无限制的,无论使用何种制度安排,都应该是公开的和有根据的,其底线是必须保护市场买卖的自由。

  买卖自由何等重要?它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基础,不仅仅是为了保持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必须,更是成就一个社会中所有公民生活自由的最坚固的基石。没有这个自由,人们期盼的所有的自由都将是空中楼阁。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听到有人说不能纵容和默许“市场行为”的时候,会由衷地感到恐惧。

  具体到汤臣这一案例来说,无论其楼盘卖得好还是不好,最后是降价出售还改为出租,都不是市场失灵的证明,而恰恰是市场有效的证明。有什么理由不能容许它的存在呢,又有什么理由怂恿行政干预呢?政府又有什么办法强制它降价呢?

  我们当然注意到了上述言论在“市场行为”四个字上打了引号,似乎是在否定汤臣的高定价本身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认为捂盘惜售不是市场行为,虚假交易不是市场行为。那么,这是什么行为呢?违反道德的行为?违法的行为?如果是的话,它又违反了什么道德和什么法律呢?说到底,这些问题的提出,不过是一些人为了发泄对“天价”的愤恨而寻找的借口而已。反对的根本是市场自由定价这一基本原则。

  退一步讲话,即使日后证明汤臣集团真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那又如何呢?那些叫嚷不能容忍市场行为的言论,那些为一桩个案而完全将市场经济核心价值忘到脑后的人,难道就可以不用反省了吗?

  我们这个社会当然要保障每个人的言论自由,不能因为某一种主张谬误就勒令其闭嘴。但是,我们要用全力不使这些谬误在实际左右了我们的社会,不使谬误破坏我们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尤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市场经济这一自由生活的基础。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