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陈云当年如何解决猪肉供应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01:11 财经时报

  清议

  目前中国经济在猪肉供应问题上所遭遇的困境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早在建国初期,它就是困扰决策层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道理也不复杂。依照陈云的说法,“搞建设,增加就业,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入城市,社会购买力就会提高,商品供应就会紧张。”国内城市人口1950年为6169万人,1953年增加到782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多收了三五斗,饲料短缺,加上生猪收购价格偏低,农民养猪积极性受到打击。

  如今的情况与建国初期颇为相似。最近10年,城市人口累计增加了20402万人。然而,与10年前相比,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累计减少了706万吨。更糟糕的是,近年来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远高于猪肉生产的价格。例如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了1.4%,而生猪价格下降了2.4%;2006年粮食价格再上涨2.6%,生猪价格则大幅下降9.4%。

  受猪肉生产的价格大幅下降影响,2006年底肉猪存栏数量由上年的50335万头减少到49441万头。别小看这1.8%的减幅,所谓价格从来都是由边际产量决定的,除非需求发生大的变化。仅就这一点来看,目前的猪肉供应问题与当年的情况也是非常相似的。在陈云1956年撰写的《解决猪肉和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一文中,其数据就是1955年猪的数量由上年的10000万头减少到9000万头,到1956年6月又减少到8000万头,倒退至1952年的水平。

  陈云当年用来解决猪肉供应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方设法增加供给。不过,令人感动的是陈云找出解决办法的途径。这一途径就是他一贯坚持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来自各阶层人士包括农民的不同意见。他知道,养猪的最大困难不是精饲料,而是青饲料。目前,这依然是分散养猪的主要原因。他也知道,养猪大致需要三个阶段,一是刚生下来的奶猪需要吃流食,因此需要强化母猪饲养;二是满月后的克郎猪为撑架子需要吃青饲料,因此分散到农户饲养而不是由人民公社集体饲养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三是催肥的时候需要吃精饲料,因此必须给农民留足谷物加工副产品,并适度减少粮食收购计划。

  到了1961年,猪肉供应依然是一个问题。陈云为此到上海青浦搞调查,并写出了一系列调查文章。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错误倾向,他明确指出私养要比公养好,一是好在饲料比较充足,二是好在私养猪每个月长肉比公养猪多两倍……他进一步列举了母猪私养的好处:母猪保胎工作做得好,不容易受惊吓;私养母猪更注意接生,发现母猪要生产时,农民就睡在猪圈旁守护,防止母猪压死苗猪;私养母猪更注意保护奶猪,对比较弱小的奶猪,农民会把它放到母猪奶水最多的第三个奶头上吃奶,养成习惯,于是奶猪大小长得比较均匀……

  既然当年主管全国经济工作的陈云可以深入到农村搞清情况,如今为什么相关人员不能去蹲点到农村看看母猪的生育状况以及奶猪的存栏数量呢?不掌握这些基本情况,不去想方设法增加猪的生产及供给,真的可以抑制猪肉价格上涨吗?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士)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专题:

  肉蛋价格大幅上涨

  相关报道:

  辽宁省生猪价格开始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国办通知:要求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

    肉价飞涨拉动CPI再触警戒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