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利息税不怕富人搭便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8: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

  取消利息税,至少可以让那些中低收入者不再承担实际上的负利率所造成的损失。即使银行存款属于少数人,取消利息税之后,还可以通过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其他内容,充分发挥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

  28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发起提案,要求取消利息税,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官员已经表示初步赞同这项提案,这预示着或许利息税将退出历史舞台。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中央政府推出了利息税,鼓励居民将自己的存款从银行取出进行投资,获取更高的回报。当时有关官员的说辞是,我国银行存款虽然人数众多,但是80%的存款归入20%的人名下,征收利息税不会给普通居民带来太大损失。

  可是,如今取消利息税,有关官员却又担忧,取消利息税是不是能够真正让普通居民从中受益。如果绝大多数存款属于少数人,那么,取消利息税只会让少数人从中受益;如果银行存款较为分散,那么,取消利息税则会使多数人受益。如果连立法机关都不了解银行存款的基本情况,而只是想当然地制定有关规则,那么,这项规则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了。

  亡羊补牢,犹有未晚。取消利息税,至少可以让那些中低收入者不再承担实际上的负利率所造成的损失。即使银行存款属于少数人,取消利息税之后,还可以通过修改

个人所得税法的其他内容,充分发挥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譬如,可以将分项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改变成为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还可以通过修改累进税率,解决收入再分配的问题。

  总之,立法工作必须建立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充分的信息,那么立法工作无异于盲人摸象。事实上,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任何立法工作的科学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譬如,我国实行了严格的房地产登记制度,实行了严格的土地规划制度,实行了严格的商品房交易制度,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土地规划部门、商品房交易信息中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调取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并且根据最原始的交易合同,对交易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

经济适用房的买卖过程中,居然出现了高收入人群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政府机关确实存在腐败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推出的缓解中低收入住房消费压力的举措彻底走形。

  所以,立法部门在制定法律规范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搜集信息,并且在对信息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向立法机关提出法律草案,并依法实施宏观调控。如果信息不充分,那么,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项制度就缺乏科学性。

  是否应该取消利息税,不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立法技术问题。自从实行了存款实名制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掌握了存款人的基本信息,政府机关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信息收集渠道,在人民银行内部开展专项的信息整理工作,并把具体的存款信息提交立法机关,供立法机关参考。

  取消利息税,对于那些中低收入阶层存款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对那些高收入阶层的存款人来说,则是锦上添花。当初制定利息税,是为了把银行存款赶出来,扩大内需。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那么,普通居民仍然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存到银行,尽管这样做会导致存款贬值。所以,扩大内需,解决投资不足的问题,应当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通过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简化办事程序,鼓励居民投资创业。

  在现代社会,藏富于民是各国政府追求的最基本目标。对那些有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兴办企业,参与金融市场交易,获取更高的回报;而对于那些缺乏投资经验的人来说,将血汗钱存入银行,才是最保险的投资。政府不能通过征收利息税的方式,让那些失去投资机会的普通居民,再失去微薄的存款利息。

  相关专题:

  我国利息税存废悬疑

  相关报道:

  28委员提议取消利息税 税务总局称一定程度赞同

  取消利息税同样关切民生之利

  利息税走到十字路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8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