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全球经济失衡及中国面临的挑战(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7:29 金时网·金融时报

  其一,从投资领域来看,鉴于国内已经出现,而且将有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那些可能加剧产能过剩的投资肯定是不能继续进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新的投资领域。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和整个服务业,应当是符合这一新需要的投资领域。这些领域传统上都是公共投资或者是政策性金融的用武之地,商业性投资由于受准入之限和难以在商业性上维持,很少介入其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定价体系的逐渐完善,这些领域已经逐渐可以容纳商业性投资了。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发这些领域。

  其二,迄今为止,我国的投资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来支持的。这种状况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储蓄与投资的期限结构严重“错配”。其次,造成金融风险的分担机制不对称。一方面,银行必须履行其对存款者的全部提款责任;另一方面,它们还须承担贷款违约的所有风险。迄今为止我国经济运行的所有风险,都以

不良资产的形式累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再次,从运行机制来看,银行贷款的扩张和收缩天然是“顺周期”的,因而存在着放大经济波动的倾向:当经济扩张时,在实体经济领域高利润的引诱下,银行贷款可能迅速膨胀,并推动经济迅速走向过热;而在经济紧缩时期,同样也是受制于实体经济领域的普遍衰退,银行贷款也会加速收缩,从而加大经济的紧缩程度。

  在全球经济失衡总格局中,中国属于储蓄大于投资、对外贸易长期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加的一方。处于这种地位的

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在物价水平总体难以大幅度上涨但却不时发生局部通胀或通缩问题的背景下如何实施宏观调控;二是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受到限制;三是必须维持一个较高水平的投资。面对这些挑战应当采取的体制对策,是从根本上改变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机制对策,是建立或完善并严格执行已有的防范投资风险的金融机制。

  应当采取的对策

  记者:面对上述严峻挑战,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李扬:一是体制对策,即从根本上改变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显然,我们需要大力发展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各类基金市场,等等;大力发展诸如保险、养老基金等契约型金融机构以及像国家开发银行之类拥有长期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大力推行金融创新,支持通过各类证券化方式来解决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二是机制对策,即要建立或完善并严格执行已有的防范投资风险的金融机制。在这方面,严格执行“三率”最为重要,即:详细规定并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率制度,限制投资项目无限制地依赖银行贷款的不良倾向;严格执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银行只要吸收存款便能发放贷款的传统痼疾;逐步提高企业的自有资本率,从根本上改变企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来发展的财务投机行为。

[上一页] [1] [2] [3]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