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上调准备金率已非猛药 温和政策再传紧缩信号(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10:14 金时网·金融时报

  对宏观经济的后续影响

  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性非常强,针对性也非常强。据测算,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一次收缩货币供应1500亿元。这些措施都是针对过快增长的投资率来的,而这些投资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并通过贷款流向房地产市场,因此,我们可以说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目的是减小过剩的流动性对房地产等市场的冲击。这和近日管理层酝酿对恶炒房地产的外资进行限制的措施是相互呼应的。

  由于

股票市场资金绝大多数来自于民间资金,如居民储蓄和房地产资金,而非来自于银行系统,因此对于准备金类紧缩不是特别敏感,甚至对房地产的压制政策作为对股市的利好来看待。当然,对银行类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巨量存贷差的存在,银行的业绩会受到影响。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前期的调控措施没有达到效果,因此市场对接下来可能会出台新的调控政策已有所预期,因此政策出台后影响有限,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债市上升的空间也不大。但央行此举及时消除了市场不确定性,对股市、债市、期市和汇市等虚拟金融市场,有着稳定市场心态的作用。另外,尽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也是一剂猛药,但要滞后到8月15日方才执行,这让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

  另外,央行在日前的公告中也指出: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护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在利率方面,虽然央行仅仅上调贷款利率而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但随着美联储近期再次加息,我国存款利率上调的空间也将得到释放。部分人士认为,上调存款利率将缩小银行利差,有利于遏制银行的放贷冲动。

  尽管针对今年信贷增长过快,央行已先后采取了提高贷款利率、发行定向票据、加强“窗口指导”、加强票据融资监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并且正在取得一些成效,6月份,人民币贷款已经由前5个月大幅度增长转为同比少增,但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出台时间不长,实施还有一个时滞,真正要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下一步央行将主要看6月份贷款增速趋缓的苗头是否能够持续,如果这个势头能够保持下来,那么后边的很多手段可能就不会再用了,否则的话就必须要使用更强硬的手段了。

  无论如何,有“病”不能不吃“药”。

[上一页] [1] [2] [3]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