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发行垄断盛宴何时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16:0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实习记者 唐翔 发自上海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小学生,教材市场历来就是图书发行业的必争之地。 长久以来我国教材发行全部由各省区市的新华书店统一承担。据了解,我国多数省份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依靠教材发行,在很多基层新华书店,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 但是由于教材发行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中小学教材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出版发行利益的驱动又使得许多不必要的教材都被顺便搭售给了学生,加重了中小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学业负担。调查发现,各省学生教材费用平均约占学生经济负担的30%左右。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教材被垄断发行、行政控制,导致一些地方折扣回扣暴利惊人,造成部分地区教育系统和出版系统成为腐败重灾区。 为了降低教材价格,打破垄断,200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通知强调教材出版发行要实行“招投标”,引入新华书店以外的发行机构参与教材的发行。 2002年初,安徽、重庆、 福建三省市首先试点教材招投标改革。但是结果仍然都是新华书店中标,降低的发行折扣也微乎其微。著名出版家巢峰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招投标之所以见效甚微,主要还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出版发行部门和教育部门利益作祟。 2005年,中小学教材招投标试点从三个试点省市扩大到11个省市,而且也打破了地域限制。据规定,全国目前拥有总发行权的发行单位有20多家。但是从最新的招投标情况来看,现实依旧是新华书店独占鳌头。 专家认为,到2008年全国范围推行中小学教材招投标,最终新华书店能否继续维持霸主地位尚难预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教材发行业势必面临洗牌,而最终受惠的将是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