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在论坛针锋相对说明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3:20 新华网 | |||||||||
罗天梁 10月13日,在重庆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经贸论坛上,就中国应该不应该限制私人购买汽车问题,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以上海市市长韩正为代表的一批市长们呼吁,应该限制私人购买汽车,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却认为,中国应该鼓励汽车业发展。(详见10月14日新华网)
私家车的发展走向涉及老百姓特别是市民的现实生活,这方面的每一项政策都受到广泛关注。到底要不要限制私车?笔者在这里并不想发表见解。高官们在论坛上就这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倒让笔者眼前一亮,笔者为高官们在论坛上敢于交锋的精神叫好! 交锋好,好在摒弃了“一种声音”。曾几何时,我国的官员们特别是高官们在论坛上的讲话或发言,都是一个腔调,保持高度一致,很少出现不同声音,更不会出现观点针锋相对的场面。正是因为这样,官员们都比较谨慎,有的甚至由秘书根据上级精神写好稿子后,到会上照本宣科。 交锋好,好在体现了责任意识。官员们为什么在论坛上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意见?这是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着不同的职责。就拿是否应该限制私家车的问题来说,作为银监会主席的刘明康,他主要是从传导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发表意见,这是履行国家银行监管部门职责的需要;作为韩正等市长,他们主要是从加强城市管理,缓解交通压力的角度发表意见,这是履行一市之长职责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官员提出不同的意见,恰恰说明他们把自己的职责装在心中,这种责任意识对官员们来说,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交锋好,好在推进了理性施政。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任何“拍脑袋”的决策都会造成重大损失。论坛上的观点,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都有参考价值,特别是与自己意见相悖的观点,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高官们在论坛上交锋,体现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作风,这是施政的法宝。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私家车采取的不同 政策,就是因地制宜、理性施政的表现。 愿高官交锋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愿从政者能创造出更多的施政新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