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金融危机如何防患于未然(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7:03 《商务周刊》杂志

  银行危机如何形成?

  《商务周刊》:如果说现在的改革是以金融为中心,那么国有银行的股改就是这个中心的中心了,它被温总理称作是“背水一战”,只能胜利,不能失败。但实事求是的说,银行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请您分析一下银行危机的演变过程,我们能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对策?

  王大用:银行危机常常是和经济危机伴随的,谁因谁果是有争论的。

  首先,银行是一个负有公共责任的特殊行业。一个制造企业破产,遭受损失的是有限的人,主要是该企业的股东、职工、债权人;但银行吸收了公众的存款,所以银行如果倒闭,损失的不仅是它的股东、职工、机构债权人,而且有成千上万的存款人,社会影响巨大。因此,银行的危机具有传染性,一家银行经营不善,导致挤兑,会传染到其他银行甚至是经营得很好的银行。治疗传染病和治疗非传染病是不一样的,所以银行的问题要当传染病来治。

  其次,银行本身又是高风险的行业。银行的经营是以债权资产经营为主,而债权资产面对导致价值损失的风险因素比其他类资产要多、要大。房地产、制造业还有实物资产可以变现,而债权资产如果债务人违约,就没有东西可兑现。所以,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的一个头等风险。另外,银行金融产品很丰富,所以面对的风险类型也特别多。比如流动性风险,它的一个突出体现就是资产和负债的限期错配,就是把短期债务资金相对长期地使用,所以存在风险,如果这个风险过大,使得银行没有足够能力来对到期的存款兑现,就会发生问题。还有,因为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不光是本币,还有外币,所以存在汇率风险。另外,在银行大量处理业务的日常操作中存在操作风险,可能是由于计算机系统的不完善,技术人员的不熟练、不道德,或者是违法行为,导致银行风险发生。而银行要给社会提供支付服务,如果银行发生危机,社会支付活动就无法进行,经济活动也随之停止。

  因此,银行的经营是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经营,如果银行在面对这么多风险的时候,它的管理水平不到位,风险就会集聚。当然,在风险集聚的过程中,银行还是正常经营的,但风险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营就会终止。个别银行发生挤兑就会迅速蔓延至整个银行系统,最后,个别银行的问题会变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当然,危机一旦发生,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经验。比较极端的处置银行危机,像1930年代初的美国。今天很多人把美国当范例说它怎么好,其实人家也是摔过很多跟头以后才亡羊补牢的。在美国历史上,1929—1934年之间,全美国大约有9000家左右的银行破产倒闭,在最挤兑的时候,罗斯福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全国所有银行关门休假,在休假的几天中拿出办法,然后抓紧出台法律,后来才有著名的1933年美国《银行法》。这个法管理了美国金融业几十年,而且对世界各国银行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

  现在各国对银行破产倒闭都是迫不得已时采取的办法,通常是国家先接管,然后重组,再让它经营正常化,最后私有化。这里有大量的案例,比如西班牙,1976年前维持了40年的独裁统治,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银行危机,最后政府接管、重组、私有化,类似的还有法国等欧洲国家。美国在1980年代末也有一段危机,即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储蓄贷款协会是美国的一种合作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后国家动用大约1000亿美元资金处理了这场危机。一般来说,一旦出现大的危机时,都是各国政府出面干涉,而一些小危机往往采取出资救助的办法。

  我们国家都是采取救助的方式,以前在地方也发生过局部的银行挤兑,都是央行拿钱,局部一冒烟马上扑灭,没让病传染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任何时候都应高度关注,防止银行系统出现问题,防止风险集聚到一定程度爆发为金融危机。

  《商务周刊》:民众关心的是,即便是正在股改的银行,它们发生的大案也一个比一个大,不良资产剥了又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股市的信任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等等,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我们如何应对?

  王大用:过去的大案你们不知道而已,一直存在,能把它揭出来是好事,现在把产权理顺,完善治理结构,把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建好,以后大案就做不了了。过去之所以有漏洞是因为银行是官办的,管理银行的是官员而不是银行家,所以现在从治理结构上转变过来,然后再改善管理。

  《商务周刊》:金融风险高也并不意味着危机,这有个概率问题,你认为中国应该警惕什么样的导火索?

  王大用:货币危机问题不大,我们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资本市场,如果投资者丧失信心,任何一个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的措施,甚至是官方某个负责人不恰当的讲话,都可能成为导火索。银行现在是重点,但银行现在不会因为一个偶然事情就导致风波,国外银行的竞争也不是明年就能开展,它的网络体系建立起来也得花四五年时间,所以还有时间让国家把一整套体系建好。我跟国外专家交流的时候也是这样说,“5年之内不大会有什么危机式的问题,5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金融危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