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元欠薪与3000亿元讨薪成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15:2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张培元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不完全统计,到去年11月中旬,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亿元。而为索回这1000亿元欠薪,整个社会需要付出至少3000亿元的成本。这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在一份调研报告中得出的结论。专家评价这是一份十分“写实”的调研报告,对农民工讨薪维权成本进行调查,其用意不仅在于从一个角度勾勒出农民
为讨回1元钱,竟要付出3元钱的代价,这样高的代价提醒我们,不可满足于追讨欠薪的部分成绩,而要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个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本为什么如此之高? 调查显示,农民工讨薪需付出四大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政府成本、法律援助成本。明里一本账是,就算农民工兄弟拿回了1000亿元欠薪,背后一本账却是,政府、全社会包括农民工自身需共同支付3000亿元巨额成本。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支出远大于收益”就停止讨薪风暴,让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打水漂。如果行政力量不介入,欠薪的死结越打越大、越拧越死,那么,农民工可能连这1000亿元也难讨回,他们对法律公正和社会公平的信心将可能被侵蚀,社会将可能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对于这一“收支严重不平衡”的正义实现路径,到底该如何解读,笔者以为,它至少蕴含了以下两方面信息:一是高成本是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欠薪现象并非近年才有,缠绕于部分行业的欠薪链,由于曾经的不够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的渎职,以及行政监督和执法力量长期缺位而打成死结,导致今天解决起来代价过高。二是维权高成本反映了制度的滞后。为了要一个处理结果,农民工往往要到有关政府部门跑几次甚至十几次。程序过于繁琐,时间过长,而且付出巨额成本后,许多权利仍可能得不到维护,甚至讨回的工钱不能弥补其维权过程中的付出,使很多农民工不愿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及诉讼等合法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不时出现的“暴力讨薪”,也反映了弱势者的脆弱和无奈。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大大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因此现代公共管理学认为,制度就是效益,制度就是保障。1:3的不对称比例,可以看做公共机制在民工讨薪中所支付的制度成本。如此高昂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已向我们发出警示:构建市场信用机制,完善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已迫在眉睫。如果制度不建立,或者制度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即抵达公平正义的路障不排除,则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以低于1元钱的成本,讨回1元钱的公平正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