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精神的独立重于垂直管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5日 09:14 中国经营报 | ||||||||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今后的审计署在全面监督国家财政的基础上,将重点监督拥有二次分配权的集权部门是否“按规矩花钱”和“公开透明”,以及政府预算细化等问题,特别对位高权重的部委加强监督。 笔者便联想到不久前曾引起媒体热议的地方审计官员的满腔“苦水”: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之下,人事权、经费均受制于地方,实施监督难,地方审计局长很难像李金华那样工作
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是:垂直管理不等于审计独立。真正的审计独立是审计精神的独立,而绝非简单的垂直管理。我相信李金华有着地方审计官员同样的苦衷,因为,即使地方审计机构完全实行了垂直管理,他领导的审计署也不可能垂直到联合国。但是,就在地方审计官员苦于很难或无法“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之下监督政府的部门”同样的背景之下,审计署的审计重点直指位高权重的要害部委,这就是原本意义的审计精神。 其实,国家审计署监督国家机关部委,地方审计机关监督地方政府部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这是宪法赋予审计工作的职责任务,也是审计独立的权力行使范围。如果认为一定要实行垂直管理才能谈得上审计独立,甚至不垂直就似乎审计工作无所适从,恰恰是对审计独立的误读。 垂直管理只是审计机构或体制的一种管理方式,支撑审计独立的却是原本意义的审计精神。不可否认,实行垂直管理后审计独立的意义无疑会更充足的得以凸现,但是,过分依赖苛求“垂直”很容易使人忽略更为重要的审计精神。在目前的体制下,审计精神独立本已受到法律的保护,因而支撑审计独立的不在于“垂直”,而在于审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在于审计部门的“腰杆”硬起来。 同时,还要靠政府的自律和法治的推进。将审计部门的人事、业务、经费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远比垂直更有意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