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决策还是拍脑袋 凭什么让企业家到点退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1:56 《中国企业家》 | |||||||||
文/本刊记者 杜 亮 雷石东,维亚康姆CEO,82岁。默多克,新闻集团CEO,73岁。这两位近来频频现身中国的“高龄企业家”——用中国的官话讲,依然“奋斗在第一线”。即便是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韦尔奇也是到了66岁才“卸下了身上的担子”。
雷石东曾扬言,“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所以,他肯定没办法理解最近中国几位60刚刚出头的国有企业家因为年龄问题而被迫“下课”。在2004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里,三位中央大企业的负责人相继接到了退休的通知。他们是中国五矿集团总裁苗耕书、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武钢集团总经理刘本仁。退休时,苗62岁,周63岁,刘62岁,均介于60-65岁之间。根据国资委确定的央企负责人60岁退休的基本原则,这三人已属于“超期服役”。 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生命体的话,应该承认,企业领导人的新老交替完全正常,毋庸置疑。可问题在于,凭什么规定“60岁退休”的大限?从三位企业家近期的表现看,还都处于活跃周期。苗耕书导演的海外并购不用说了,刘本仁正暗暗和宝钢角力,周明臣则直直白白地喊出了,“给我8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新中粮”的口号。可见他们的“激情”都没有衰退。这个时候,让他们下课,到底是“科学决策”还是“拍脑袋”定的? 当然,要说起依据,也不是一点没有。“60岁大限”其实比照的是国家对公务员退休年龄的规定。即,正部级,65岁;副部级,60岁。苗、周、刘三人所在的企业不仅属于国资委监管,而且是由中组部直接任命领导人的53家关系国家命脉的企业之一,按级别当属“副部级”。所以他们被要求60岁退休就变成了“正常的新老交替”。相信在180多家中央企业领导人中,以后这样“到点退休”的消息将不断传来。以刘东仁告退为始,钢铁企业大换班的苗头已隐然出现。 这真的正常吗?以国资委成立为标志的新一轮国企改革走到了今天,据说“成效显著”,可事实上我们还在用管理“行政干部”的办法来管理“企业家”,这能算是进步吗?行政管理企业模式的弊端不用多言。只强调一点,它会逼得企业家不得不追求“政绩”,企业发展怎么可能持久呢? 国外CEO的退休除了遵从企业家本人的意愿外,重要的是由董事会来决定企业家退休的时机。中国的中央大企业没有董事会,从决策权限上来讲,由国务院或国资委宣布企业家的去留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建立一个考评机制或者成立一个相关的委员会,客观地来考察一个企业家是不是适合在领导人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而不是去拿年龄卡人。让决策更加科学、更加透明,这理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企业家》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