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抛出“眉眼” 京沪港人力资本大角逐

2001年06月19日 12:13  东方网-文汇报 

  钮怿/文

  工资、待遇、户口、职称、住房、保障制度、优惠政策、税率、税种的减免,政府的服务效能、奖励政策、财政支持等等宽泛意义上的价格信号,成为上海、香港、北京三地争夺人才大战中的“重要筹码”。

  上海:柔性流动大开门户

  2000年元旦刚过,上海市一个50人组成的大型招聘团不事声张地开进北京,对这里的各类人才展开挖角、猎头活动。上海礼贤下士的态度,种种诱人的许诺,连同唾手可得的上海户口,打动了不少在北京的人才。中科院、清华、北大、协和医院的不少中青年才俊当场与上海签下加盟契约。2000年11月21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招聘团”飞抵北京,直奔清华园,招聘会引来了清华、北大等数千学生,第一天便有655名北京大学生表达了效力上海的意向。

  “人才柔性流动”是上海亮出的新法宝。上海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精神告诉各类人才,知识、技术、项目、资金、信息只要为上海所需,户口、档案都可以不调往上海,只要你为上海效力就行。今年“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向全国各地的人才发出求贤信号。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三点:第一,在上海读书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只要在上海找到工作,不受任何限制,就能在上海就业了。第二,在网络上全国范围内招聘人才。先在网上交谈,基本入围后,再请他来上海进一步洽谈各种条件。第三,上海每年有上千国外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按外商投资法规定,投资起点金额最低是25万美元,但是留学生回国创业的起点金额降到1万美元,这1万美元也可以以技术来作股。而且,他们可以保持绿卡,来去自由。

  上海市长说,我们提出人才流动柔性化,而不是刚性。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够大浪淘沙,让最优秀的人才在上海站住脚。

  北京:打破壁垒礼遇贤才

  在领教了上海的“柔性流动”杀手锏之后,一向户口壁垒森严的北京依样画葫芦,也给外地人才烹制起礼遇大餐,制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中,“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禁止的,就是可以做的”。

  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资、兴办企业或者设立机构。中关村园区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可以实行股份期权、利润分享、年薪制和技术、管理以及其他智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制度。经批准的上市公司,可以实行股票期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离岗或者兼职在中关村园区创新、创业。单位保留其人事关系,并可以回原单位重新竞争上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在读学生可以休学创业,可以去中关村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或在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经双方商议,院校可以为学生保留学籍。任何境内外组织和个人,只要符合执业资格条件,都可以在中关村园区依法设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在国外取得永久居留权的留学人员,效力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的合法收入,依法纳税后,可以全部购买外汇,并可以按照规定携带出境或者汇往其居留国。留学人员效力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其连续工龄视同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通过三个星期后遭逢了上海“二十九条”(《关于本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的挑战。据悉,北京将出台比上海“二十九条”更有力的政策法规。

  香港:伯乐相马高薪猎才

  有数据显示,从2001到2002年,香港各行业对高资格人才的需求将为12万。于是,香港把目光投向了内地。

  今年7月7日到8日,香港数十家企业的伯乐将到广州,来内地寻找千里马。此次洽谈会是香港“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的具体实施。据悉,到时将有微软[微博]等数十家企业亲临招聘会,选拔人才。

  6月1日,针对资讯科技和金融服务业的香港“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开始正式接受申请。在这个计划中,香港政府并没有对外地专才输入数目设定上限,香港需要多少专才将由市场来决定。较之以前的“优才输入计划”,现在的“输入内地专业人才计划”对人才的学历资格要求大大降低,其他条件也放宽了许多,只要香港雇主同意,都可以申请赴港工作。

  薪水仍然是香港吸引内地人才的重要因素。目前,一般赴港人才的月薪在3-5万港币之间。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