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杂志评出:十大知本富翁

2001年06月07日 12:43  新财经 

  知识,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财富,一个魅力四射的字眼。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知识,起码是上得大雅之堂的知识却向来是耻于和财富沾边的。好在时下,“知识+财富”成了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欣赏到的一种最奇妙的组合。

  本期的“新财经排行”,我们的目光就聚焦在那些能把知识化学反应般地变成财富的“知本富翁”上。

  《新财经》众里寻“她”,排出了十位把知识变成财富的聪明人,并把他们的经历一一展示出来,与读者共同研究、艳羡他们把知识变成财富的组合。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确实是一群值得艳羡更值得钦佩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本可以成为机关、大学、研究机构中一个虽然普通但衣食不愁的人,但他们还是走出来了,有的还吃足了苦头。结果,我们的时代幸运地有了一批靠诚实劳动发家致富的市场英雄。

  有必要说明一下,这里所选的知本富翁,主要是指那些有专利技术并把专利技术变成财富的人。而且,他们也并不全是那些掌握尖端技术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拥有的核心技术在今天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有一点不能忽视,他们的知识技术都有很大的实用性,是当时的强势知识、有效知识。而所谓的强势知识,就是指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的知识,否则就是弱势知识。当然,仅仅掌握知识是不行的,必须善于运用知识。他们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强势而有效的。这样,再回过头去看一看知识与财富的关系,我们真的要为“知识+财富”欢呼了。无疑这是时代的一大进步。试想想看,中国古代的书生大多手无缚鸡之力,若中不了科举,任你饱读诗书,亦无力量可言。同样,知识使人迂腐、使人软弱、使人穷酸的例子至今仍然遍地都是。所以,掌握的强势知识、有效知识越多,离知识富豪就越近。一些人之所以失业,并非没有知识,而是学而无用、不会用。哪怕你有硕士、博士文凭,如果你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社会中是一种弱势知识甚至是零势知识,在社会这架大钢琴中,你就可能成为最沉默的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此次使用的是“知本富翁”而不是“知本家”字样,因为我们发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拥有知本,并以知识为本钱,按照知识在市场中的价值将其售出,但并没有像企业家那样去经营自己的知本。无论怎样,他们的知识的价值并没有因此大打折扣。

  知本富翁们,新世纪新中国的新希望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张曼玉疑整容回春脸变紧 乐当包租婆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三星陷维修危机:字库门后销售待考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