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势手法:科学家上市,知本就是资本
职业:杂交水稻专家、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
袁隆平:科学家“上市”
在中国,问农民无人不知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问股民无人不晓“隆平高科”。2000年12月12日,中国股市上第一只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了。袁隆平作为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第四大股东,占有250万股的股份,占总股本的55,按“隆平高科”上市首日的股市价40.37元计算,他一下子拥有了一个亿的资产。
名字只是一种代号,可是代号与代号之间区别却很大,有人给“袁隆平”这三字之名估价,其价值为1008.9亿,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不能肯定,但以其命名的“隆平高科”被大多数股民看好却是铁的事实。
按照中国股市的一般习惯,机构的形象总是优于个人形象,但此次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看中的就是“袁隆平”这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而袁隆平本人早就表态,“用我的名字成立一个上市公司,说老实话我是勉强的。”最终经过各级领导的说服,袁隆平想通了。连股票何时敲钟都不知道的袁隆平声称:“我对股票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我的研究。”他在接受深圳媒体采访时说,加入WTO之后,农业领域有利有弊,关键要看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说在杂交水稻领域,中国就有优势,我们有技术、品种和人才的优势,但在资金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他说,这只股票只是个形象,上市有利于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投入国际市场,另外,成立股份公司使杂交水稻的科研经费有了保障。
毕竟水稻和股票是两码事,对于科学家而言,钱使得“设备可以更新,每年可以多带几个博士生。”
袁隆平懂得,未来的农业科技光靠常规技术必将落伍,而必须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甚至深入到分子技术领域,才可能占领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要应用高精尖技术,就必须拥有高精尖的人才。他不遗余力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在,他的研究中心已形成高水准的梯形队伍,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名,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他先后推荐300多名国内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关进修深造。有人问,您这样不断把他们送出去,就不怕他们不回来?袁隆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些,只有把人家先进的技术学过来,才能把我们的技术水平提得更高。”
然而,袁隆平最担心的还是钱的问题,科研经费的问题,“我不敢用优惠政策来许愿,我没有钱。如果有了钱,我就可以有优惠政策。可以给什么几套房,什么几室几厅,给他十万年薪,他就可以来。我现在没有这个本钱,不能许空愿给他。我每年只能培养一个博士生,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经费,现在这个问题都解决了。博士生我可以多收几个,我有钱哪。其实博士生也不要很多钱,每年需要一万块钱的科研经费。”
钱,作为知识衍生出来的资本,有能力改变一切,如何让钱生钱,才是资本的价值。今年2月首次设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当之无愧的成为首获殊荣的两位科学家之一,并获得500万元巨额奖金。
一个埋头搞科研发展的科学家一下子成为了亿万富翁,使我们真正看到“知识经济”的魅力,不仅知识会越来越值钱,知识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同样会越来越值钱!
有专家指出:与开发区上市、高校上市不同,科学家品牌上市方式可以推动中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规建设,承认个人的价值;与常规分配奖励方式比,股权形式作用更显著;他还有利于全社会农业开发和成果推广活动,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还可以通过市场的宣传效应提高全球农业生产力。(资料来源:《投资导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