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发表在《财经》杂志上的一篇题为《基金黑幕》的文章,投下重磅炸弹,其关于基金操作过程中存在大量违规、违法操作的分析结果,引起基金市场一片哗然。而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报告,称在对国内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大检查中,发现八家进行过“异常”的交易操作行为。这让自去年以来持续至今的“基金论战”愈加升级。难道人们心目中具 有“稳定股市”、“分散股市风险”功能的“专家理财方式”不可靠了?难道“专家理财”成了“庄家理财”?基金到底怎么了?
十家基金八家“异常” 证监会立案调查博时基金[微博]
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对国内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的检查报告,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注。这10家公司中有8家进行过“异常”的交易操作行为,其中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这种异常交易尤其突出,涉嫌操纵股价进行证券欺诈。为此,证监会已决定对其依法立案调查。这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出现的几年来尚属首次。
证监会此次大检查的重点是异常交易行为,按照监察标准,这里所说的异常交易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自己控制的同一个股票账户,在同一交易日内对同一只股票,频繁做出既买又卖的报单,即人们常说的“对倒”。
结果发现,目前国内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只有2家未发现这种相关异常交易行为。其中博时公司此类异常交易竟有上万笔,该公司在一分钟之内,以相同数量和相同价格进行的买入和卖出的相反方向操作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它对一些股票买卖时的报价,与这只股票当时的市场价格相去甚远。
这种不正当的交易行为随时可能导致股票成交量的持续虚假放大,扭曲其买卖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妨碍了其他投资者真实客观的投资判断。证监会认为,由于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的这种异常交易行为有悖市场经济常理,因此无法排除该公司试图通过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获取利益或者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决定依法对博时基金管理公司是否构成证券欺诈行为一事进行立案调查。
10家基金,8家有异常交易,的确让人惊讶。而此前,为了查清基金交易过程中究竟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曾要求这10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自查,自查重点也是是否存在“对倒”行为。而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上交的自查结果十分一致:不存在对倒行为。
自己做“托儿”忙“对倒” 基金不再是“健康力量”
所谓基金,它属于一种金融产品,本质是代客理财,就是把那些想投资但没机会或能力投资的个人或机构的钱集中起来代理投资。目前,中国有33家证券投资基金,其净值总和占整个A股市场流通市值的10%以上,因此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证券投资基金推出之初,学术界和业界都对投资基金一片赞扬,认为它是股市中最重要的“健康力量”,还被认为是保障股市运行稳定的工具,能使股市的性质由“投机”变为“投资”,而且由于是专家运作,其收益会高于股民个人投资的平均收益。
然而,基金们是否都真的在遵纪守法地运作呢?早在去年社会上就已流传关于基金运作中存在着违法、违规行为的说法,其中就包括这次查出的“对倒”。
所谓“对倒”,就是指自己把自己的股票买了又卖、卖了又买,目的就是制造虚假的成交量,也就是自己做“托儿”。人们都知道,买入和卖出股票都是要付出交易成本的,频繁的操作更是增加了成本,那基金是图什么呢?其实,这里大有缘故。因为一旦一只股票处于弱势时,持股数量巨大的机构即使“割肉”出售也未必有人买,这时做鬼的办法就是自己做“托儿”,来回买卖,显得人气颇旺。因为多数中小投资者都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买,自己就赶紧买,当股票供不应求时自然就涨了“行市”,大机构趁机脱手。这种行为系严重违法,但令人遗憾的是,从此次证监会的调查结果看来,大部分基金都进行了“对倒”。
质疑“股市稳定器” 经济专家早已有言在先
其实,基金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操作,早从去年年中,一些证券业业内人士以及经济学专家就已指出了这个问题。
去年6月,本报曾经报道过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内部出现的关于投资理念的长期争论:证券投资基金究竟应当进行长期分散化投资,还是进行重仓短期炒作?结果事件以坚持“长期分散化投资”理念的该公司总经理洪磊被罢免而告终。
另一件事几乎发生在同时。去年6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全国人大关于《投资基金法》起草的工作会议上,言辞激烈地抨击了证券投资基金操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指出“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几家基金联合操纵几只股票,最后把老百姓给套牢”。
同年8月14日,又有由著名经济学家王国刚先生执笔、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投资基金课题组完成的一份长篇专题报告,公开否定了所谓证券投资基金稳定股市、分散股市风险的作用。至此,一直被当做是“股市稳定器”的证券投资基金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财经》抛出重磅炸弹 引爆激烈基金论战
如果说专业人士先知先觉,广大中小投资者开始关注起基金的事,则是由于去年10月,《财经》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基金黑幕?关于基金行为的研究报告解析》的文章,令此后的“基金论战”愈加升级。该文跟踪了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间,国内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2家证券投资基金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大宗股票交易的记录,客观详尽地分析了它们的操作行为,分析结果是,其中存在大量违规、违法操作。该文笔锋犀利,所描述的内容令人触目惊心。
此文一出,市场哗然。10月16日,国内10家基金管理公司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上联合发表声明,反击《财经》杂志。基金们认为该文是对中国基金业两年来的试点成果的全盘否定,其中有颇多不实之辞和偏颇之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基金们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起点较高,中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国内监管最严格、制度最完善、透明度最高的投资机构之一,其业务都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的。
基金们认为,《基金黑幕》“依据的资料数据采样不准确,研究方法不科学,对基金的交易行为的判断与事实严重不符”,“文中的解析性立论在许多方面都违反了证券市场的基本常识”,并称对《财经》杂志“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10月19日,《财经》也在同样几张报纸上发表“严正声明”,辩称自己的报道“均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具有正当来源和可靠依据”。由此,一场互相指责和辩解的拉锯战热火朝天地开场了。
历史问题只抓重点解决 违规基金处罚是否太轻
此次所查出的基金违规行为可以说让广大投资者既感惊讶又感失望,然而人们发现,证监会在报告的措辞上还是很含蓄的。而且只是表示将对问题特别突出的博时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其他公司只是对责任人进行了相关处罚。许多投资者感到:这种处罚是不是有点轻描淡写,能起到真正作用吗?
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王国刚博士。他对此的看法是,严格的监督当然是好事,但监管应该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对历史问题应该抓重点解决,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今后怎样把制度建设好。如果不把这个“度”掌握好,只会打垮市场。公平不仅仅意味着打击,要真把基金都打垮,势必会造成对股市的冲击,这对广大遵纪守法的投资者也没有好处。因此他认为证监会的做法是比较妥当的,没必要搞得人心惶惶。
十家基金联合声明透出垄断味道 基金的路今后究竟怎么走
谈到基金今后的发展,王国刚首先重申了他先前的观点。他指出,证券投资基金本身并不具有稳定股市的功能。因为,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个盈利性机构,它必须在运作过程中获得利润,其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是股票买卖差价。如果股指或股价不波动,它怎么获利?反之,基金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可能不惜对股市的波动推波助澜。
另外,他对“证券投资基金本身具有分散股市风险的功能”也给予了否定。因为如果基金预期到某只股票将大幅下落时,它肯定不会集中资金大量购入以缓解其下落速度,反之,一定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抛售。
王国刚认为,尽管目前基金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大力发展基金的方向并没有错。而为了保证今后基金的正常发展,应该从体制改革和政府监管两方面大力加强。
据了解,基金在国外只是银行或投资公司的一项金融业务而已,是各家竞争的商品。但从体制上讲,目前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属于垄断行业,并不是真正以产品的面目出现。王博士认为,只有使基金实现民营化、业务化,出现竞争,才有利于其发展。他举例说,前一段时间十大基金公司的联合声明本身就值得推敲:本来各大证券公司之间是竞争对手,那怎么可能共同发表声明,既保证自己没有违规,又能保证另外9家同行也没有违规?这分明意味着垄断,垄断就容易出事儿。
另外,从行政监管上讲,目前关于基金方面的法律法规太少,《投资基金法》尚未出台。今后监管部门应该在摸清基金走势动向的基础上,多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无论怎样,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此次对基金的调查,以及近期对一系列证券市场违规案件的处理都向人们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对市场的管理,保证其健康发展,给广大投资者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也正是人们一直企盼的。看来,监管要玩真的了!(文/本报记者张钦)
基金违规操作 股民反应淡然
就上周五中国证监会公布对10家基金公司是否存在违规操作的调查结果一事,记者昨天下午在国信证券呼家楼北街营业厅随机采访了7位股民,其中有6位股民表示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对去年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基金黑幕”是怎么一回事儿,证监会披露10家基金公司有8家违规操作的具体情况如何,被采访的股民表示并不清楚,对这一与股民利益切实相关的事件,他们的反应也显得有些过于冷静。
家住八里庄的孙大谦大爷从1997年入市至今从未买过基金,孙大爷无奈地说:“不知道基金的深浅,这不又听说有违规的事儿了吗?”不过孙大爷也觉得没事儿就往股市跑,整天盯大盘也挺累的,“就盼着股市能早点规范,以后也能放心地买点儿开放式基金,让专家帮我理财。”
同样是1997年入市的蒋先生对基金违规操作一事颇有点儿自己的感悟:“中国的股市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总要摔跤的,有点儿违规也不稀奇,毕竟现在的股市还不规范,投机的成分也重些。”在基金上赚过些“小钱儿”的李先生忍不住插话道:“咱们的基金其实跟个股没什么差别,只要你能看得准,一样能赚钱,真要像欧美股市那么规范了,买基金风险是小多了,可回报也会少很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之所以股民对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基金违规操作调查结果的反应会如此平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买基金的股民不多,即便是买了基金的也没想明白基金和普通的股票应该有什么区别。“还是自己看股、选股、买股比较放心。”已有6年股龄的刘京兰大妈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些股民不买基金的理由,也道出了基金和证券市场亟待进一步规范。文/本报实习记者于晓蓉
调查影响不大,本周基金涨势猛
本周,由于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基金规范运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调查的消息披露,对基金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各个基金的市场表现也不尽相同。
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因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引起市场的密切关注。但是该公司称目前的一切工作均正常运行,旗下基金2000年的收益分配将按计划如期进行。所以,其所属5家“裕”字头基金———裕泽、裕阳、裕元、裕华、裕隆市场表现还好,中线投资者也并不显惊慌失措。
随后,因证监会已初步确定了华安基金[微博]管理公司为首家开放式基金试点单位,受其影响,华安旗下的基金安信、基金安顺分别上升。总的来看,本周里,深沪两个市场的基金加速向上突破,而且成交量放大,尤其是昨天,更是快马加鞭,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涨升势头十分强劲。
但由于国家对基金的规范操作加强了监管,这对今后基金的经营收益会有什么影响目前还不明了,这也使有的人对一些基金进行投资时有所顾虑。(文/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