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引发中国查税风暴的是非女人
任谁也想象不到,2002年中国查税风暴竟由一位过气电影明星所引发。
作为一个是非不断的中国影后,息影多年的刘晓庆在2002年再一次成为新闻焦点:在一桩税案中,她涉嫌偷税1000万元人民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查的深入,这桩税案的戏剧
性超过了她曾经主演的任何一部电影,因此备受关注。
有着将近30年演艺生涯的刘晓庆,早早因为纳税问题成为人们的谈资。如今再度被翻出来,被认为是中央高层强调加强对富人的税收监管的一个标志。
“如果把刘晓庆被捕的背景放大,那么实际上这就是一个信号,就是政府希望加大力度缩小贫富的差距。运用的工具就是税收。”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刘桓教授说。
报载,“杀鸡儆猴”迅速产生了效果。刘出事后没多久,北京的3200户外企代表处通过自查,补缴个人所得税超过6000万元。而各地演艺明星们纷纷纳税的消息,更如同“洗清自己”一样出现在媒体上。
陈琳:受大众审查的“海归派”人物
2002年5月15日,山东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报道了同一则新闻:哈佛博士陈琳从山东外事翻译学院院长手中接过常务院长的聘书,成为我国第一个年薪百万的大学校长。报道称,陈琳博士原籍中国福建,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个从有“总统摇篮”之称的哈佛大学肯尼迪管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华人,是进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惟一华人经济学家。消息一传出,立即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人对山东外事翻译学院的惊人之举表示叹服。
然而没过多久,形势突然发生逆转—有人对陈的身份提出怀疑。全国众多媒体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话题也由年薪转至“海归派”学者身份的真伪。此风波中陈琳似有故弄玄虚之嫌,偏偏配合了媒体在炒作上的欲罢不能,使新闻一再推向高潮,甚至引出了“谁来审查‘海归派'学者的资历”的严肃“课题”。闹剧最终以记者查验出陈琳自述简历中的真真假假而告终。风波中,山东外事翻译学院、陈琳和大众媒体各得其所,可谓之实现三赢,也出尽风头。
很难说此风波究竟有没有给“海归派”学者带来什么麻烦,但值得一提的是,借质疑陈琳哈佛博士学位的真假的新闻锋芒,国内媒体后来又挑起了假MBA话题,目标直指各类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一时间调查四起,MBA教育风声鹤唳—按说,这都与陈琳事件有一定关系。
李经纬:走向一个时代终结的悬念
有张海未必就一定有李经纬,虽然张海2002年的风头在一定程度上是拿了李的破败来衬托的—李经纬成为2002年的经济焦点实际更在于他是李经纬。李经纬一手创立健力宝,以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典范而风云18年。按中国现今的思维逻辑,他早该出事了。换一句话说,也正因为他出事比人们预料的晚,才成全了张海。
2002年10月13日,已经退出管理层的健力宝元老李经纬终于以问题人物进入公众视线—他因“涉嫌贪污”被罢免人大代表资格,而“贪污”的内容是“大量转移了健力宝的国有资产”。10月16日,国内主要媒体都刊载了李经纬麾下数名老臣相继被“双规”的消息。
李经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特例,有太多因素共同起作用造就了这个特例。正因为这种特例,李经纬的出事也成了媒体的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话题。接下来的问题是,李的问题会大到什么程度?还会牵扯出什么别的问题出来?或许有许多人在等这个结果,当然也更有很多人希望没有什么结果。李经纬毕竟不是刘晓庆,虽然事态的发展对他们俩来说都还未知,但不同的是,李经纬无论如何都将会是一个悬念,而刘晓庆则充其量还只能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
朱小华:被查处的最高级金融官员
2002年10月10日,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中国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以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由于其在1996年赴香港担任光大一把手之前,曾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因而被认为是建国以来被查处的最高级金融官员。
朱小华作为焦点人物的特殊,显然与他的绝对官职和绝对罪过并没有太大的联系。朱小华特殊的理由在于人们向来对中国金融黑幕讳莫如深,朱终于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涉及这个黑幕的话题。业内人士指出,朱案只是中国金融业近年来众多曲折事端中的一个典型,除了位高权重的朱小华和王雪冰;在各级银行分行长、支行长以及金融机构总经理中,过失或犯罪落马者可谓不计其数。中国政府今年初在金融界中进行大规模“换血”工作,表面上是为了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安排,但同时也是整顿金融界腐败现象的先兆。朱小华被判刑,对金融界来说有“杀一儆百”的作用。
至于人们道听途说的其他敏感内幕,如果也将之列为理由之一,则朱小华就显得更焦点了。
新经济: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
新经济:2002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