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0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东北玉米价格三月首个周末出现急跌行情

2013年03月12日 08:50  中国玉米网  我有话说

  南方饲料企业的采购时机是否来临?

  “降了”,“又降了”,在市场强烈的看空氛围中,东北玉米(2388,9.00,0.38%)价格在三月的第一个周末出现急跌行情,虽然平舱价格维稳,但北方港口收购价格突然跌了30元/吨,吉林及黑龙江产区收购价格也出现10-20元/吨的跌幅,东北产区再一次成为全国玉米市场中的“领跌者”。这样的急跌行情是否就预示着饲料企业的最佳采购时机已经到来了?如此的价格下探其底部又将在何时出现呢?

  一、春节前后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顾

  华北玉米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今年与往年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南方饲料企业对于华北玉米的需求量有所放大,至今为止南方销区仍以华北的河南、河北及安徽等地的玉米采购为主。造成这种需求转向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粮质问题,今年的河南及河北玉米粮质要明显好于常年,因光照及雨水充足,所以玉米颗粒生长较为饱满,容重及霉变要求均已超过饲料企业所需标准,所以企业采购限制消除。其次,在粮质较好的情况下,其价格与东北玉米到货成本相比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部分地区价差在100元/吨以上,所以从成本方面考虑吸引不少饲料企业的需求。

  从下图我们也可以看到,春节前后南方玉米供货价格与华北玉米价格走势基本保持一致

  运费上调给东北玉米增添上涨动力。春节过后,仅铁路运费上调对东北玉米到南方成本提供20-30元/吨的支撑力,而采购依然未转向东北地区,华北玉米持续供应至南方市场,满足了多数地区的饲用玉米需求,同时也削弱了东北玉米的需求支撑力。

  二、后期行情预测

  临储政策又追加新政。今年的国储收购已经在东北地区运作了几个月的时间了,虽然年后国储并未成为东北收购主体中的“突出力量”,但因其计划于4月30日结束收购,所以3月以后为其最后的“冲刺阶段”,那么在产区价格持续走弱的情况下,国储或将“挺身而出”成为东北玉米价格的托底者,在质量尚可接受的情况下,其加大收购力度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么将成为东北玉米价格的主撑力量之一。此外,近期不排除临储或将追加新政的可能,若其放宽收购,那么无疑也将给东北及华北玉米价格增添支撑。

  天气变化需持续关注。无论是东北还是华北产区春节前后都受天气因素的困扰,其玉米水分蒸发较慢,而进入惊蛰以后,东北及华北气温已经出现明显回升,那么对于玉米降水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市场中的有效供给或将增多,一方面可以缓解饲料企业的补库需求,另一方面给玉米储存也带来一定的方便。那么若此情况出现,市场中收购积极性或将有所提升,东北玉米无人问津的局面也将消除,在购销热情慢慢高涨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也将荣获支撑。

  养殖行情令人担忧。近期的养殖行情给饲料企业采购或将带来一定的影响。虽然进入传统的补栏季节,但是近期肉蛋价格的走弱行情令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备受打击,除规模化养殖场以外,大多数散养户仍处于观望阶段。此外,近期仔猪出现流行性感冒,若疫情扩大化,那么将极大的不利于养殖户的补栏。在养殖不积极,产品价格走弱的情况下,饲料销售情况的不佳也将给饲料企业备库带来压力,其补库积极性及补库量都将受到限制。

  价格底部可能“现身”。产区粮价已经“跌”进成本线的时刻,东北产区内农户的售粮积极性已经升至高点,新粮已经开始集中上量,但由于水分偏大等因素限制,贸易商及企业尚未开始全面收购备库。因此若近期随着天气转暖,水分逐渐降低,便于储存,且新粮价格“合理”的情况下,不论是国储,还是贸易商及企业,都将陆续进入市场找寻合适粮源,以满足后期用粮需求,那么收购主体采购积极性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新粮价格底部将要“现身”,按照东北农户春耕及华北农户售粮习惯来看,其“现身”的时间点或将出现在3月中下旬。

  综上所述,目前产区价格走弱趋势相对明显,虽然各方主体仍在观望,但由于饲料企业对粮质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水分逐渐降低,且利于储存的情况下,笔者认为饲料企业可以适当建立一些库存,择优备库,而对于饲企来说,3月中下旬产区价格底部“现身”的时刻或将是饲料企业采购的最佳时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 新闻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 体育NBA-科比19+9+7湖人进前八 热火18连胜
  • 娱乐曝董洁王大治海口游玩婚变有征兆 王否认
  • 财经我国货币供应近百万亿 被指推高物价房价
  • 科技陆兆禧将任阿里CEO 构架调整暂告段落
  • 博客慈善捐款怎么投进了无底洞 两会博客
  • 读书民国房价有多高:平民88年才能买到房
  • 教育研究生低质化:边偷菜边看电视也能毕业
  • 育儿20省市警方解救63名被拐卖儿童14名妇女
  • 刘石:又见谷贱伤农
  • 叶檀:离婚说明房地产调控错误?
  • 白明:我国大豆贸易安全也怕豆你玩
  • 杨涛:金融改革应转向抓小放大
  • 童大焕:不调控房价就会涨翻天?
  • 陈序:更具创造性的经济或从机构改革开始
  • 赖伟民:四项措施扩大国人消费
  • 钮文新:大部制改革的关键
  • 金岩石:房产交易费用由谁埋单
  • 杨涛:遗产税究竟该不该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