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企老总感觉两会三农声音小 引发贷款难热议

2013年03月14日 07:30  中国青年报  

  厉以宁诊断“三农”贷款难

  本报记者 樊江涛

  “这些年,中央每年‘一号文件’对农业都会发出新的政策声音,为什么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还是不够快?”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正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真发感觉两会讨论来自“三农”的“声音有点小”。但当他在发言中提出这个问题时,立即引发了其他委员对“农业为什么从银行贷不到款”的关注热议。

  “关于‘免税’和‘直补’,这是国家给农民‘输血’,但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整个农村经济才能良性循环,实现‘造血’功能,农民也才能真正富起来。”从事农业企业的韩真发坦言。

  “原因很简单。”他解释说,银行是趋利的,给谁贷款要看有无风险。而农业产业和农业相关产业附加值较低,且存在风险。“于是一边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金融对农业要重视、要支持,而这边贷款时银行却说对农业企业要控制、要观察。”他边把头转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原监事长谢渡扬边说:“有这事儿吧?银行!”

  没等谢渡扬开口,坐在谢旁边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就接过了他的话。

  杜鹰表示这事“怪不着”银行,核心问题是银行要讲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但资金投向农业、贷给农民,“额度小、风险高、不赚钱”。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只是把钱投向赚钱的,比如说农产品加工这些环节。“大田里的那些行当必须搞‘制度金融’和‘合作金融’。”杜鹰强调:金融支持“三农”力度不够,不是金融问题,而是财政问题。

  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原监事长,谢渡扬表示,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土地的产权不清晰,不能抵押贷款。房子要是真抵押了,作为抵押资金去处置,银行也不能卖“弱势群体”的房。“两手空空怎么能从银行贷款呢?”他坦言,银行贷款要投向“三农”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

  一直在听大家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打破沉默。他在发言中介绍了一些地方破解“三农”贷款难的尝试。

  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将国家的扶贫资金,除了用于扶贫外,还用来为农民到银行贷款付利息;河南信阳的平桥区成立乡村的信用委员会、信用服务中心,由“农村的老太太们组成”,农民申请贷款时,就由她们来审查,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老太太们可谓一清二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改名
  • 体育亚冠国安2-1日本冠军 贵州客平水原 视频
  • 娱乐曝李天一小学照被疑19岁 李母坚称未成年
  • 财经315随手拍维权活动启动 第五届网络315
  • 科技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等OTT业务摊牌
  • 博客政协委员投票后都在干什么(图) 两会博客
  • 读书宋教仁为何与革命战友孙中山不合
  • 教育俞敏洪:大学分等级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育儿深圳比基尼美女举牌倡议母乳喂养(图)
  • 张政业:新西兰人怎么养老
  • 张明:债务危机的幽灵
  • 谢百三:我和俞正声的几次交往
  • 管清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债务风险
  • 徐浩然:王老吉会被加多宝拖垮吗
  • 杨涛:解决房地产迷局需跳出旧思维
  • 罗天昊:国家应确立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赵伟:后危机大国利益得失盘点
  • 李光斗:中国的运动式打假(组图)
  • 朱大鸣:王石放言房地产泡沫破裂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