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10:19 中投在线

  中投在线研究中心

  一、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A股市场开始转头小幅回落。周一,震荡回调。早盘双双低开,沪指成交清淡震荡下行,而后获得支撑,于午后翻红,尾盘再度小幅回落。创业板略弱于主板但基本走势一致。周二,二八分化。沪指平开后逐级下探,于午后跌至3015附近,尾盘小幅反弹,再度绿盘收报。创业板则是较为强势,高开后虽也小幅滑落,但午后发起攻势,回到了2270附近。周三,继续震荡盘整,早盘双双低开,沪指仍旧弱势,维持在绿盘区间小幅震荡,微跌收报。创业板略强一些,维持在红盘震荡,尾盘伴随一波小幅下跌几乎平盘报收。周四,冲高回落。沪市盘中触及了3050一线,下午就开始缓步回落。创业板早盘出现一波较为快速的下跌,而后被板块带动冲高,午后同样跳水回落,微绿收盘。周五, 两市整体走低,平开低走逐步下跌,沪市回到了3000点附近,创业板跌幅小于主板,至2250点附近。

  截至上周五收市,上证综指收报3012.82,下跌41.48点,跌幅1.36%;创业板指收报2250点,下跌13.79点,跌幅0.61%;深证成指收报10709.07,下跌114.15点,跌幅1.05%。

  对于后市走势,中投在线研究中心了解到,大部分私募保持一个谨慎乐观的态度,上周因为整体是一个震荡回调的态势,机构们多数认为这是符合预期的,毕竟到了一个相对高位,有一定的获利回吐是合理走势。但对于中期还是比较看好的,认为可以在回调的时候二次介入。也有部分私募相对更谨慎,认为现在依然是没有大规模资金入场的,放量上涨缩量下跌的牛皮市中还是着眼于短期。板块上,偏好医疗养老、食品饮料、改革红利等。仓位方面,整体持仓比照上周有小幅下降,变化不大。

  二、一周私募焦点:

  私募资管八条底线上升为规范性文件 股票类杠杆不得超一倍

  备受市场关注的修订版资产管理“八条底线”日前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的形式正式发布。 对于市场关心的杠杆问题,《暂行规定》指出,严控结构化产品杠杆风险,并作出限定:股票类和混合类杠杆不得超过1倍,固定收益类和其他杠杆率限定为3倍和2倍;区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资管产品,对投资端杠杆率限定为140%和200%。

  百亿级私募增至23家

  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409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2355只,认缴规模6.83万亿元,实缴规模5.58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10747家,备案基金19447只,规模达2.29万亿。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超过百亿的私募证券管理人共23家,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其中北京地区8家,上海地区11家,深广及其他地区4家。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大岩资本、茂典资产、盈峰资本、富舜资产等为新晋百亿级私募。

  去杠杆收益缩水 债券私募大佬纷纷弃债转型

  东北特钢事件呈现了当前债市风险频发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近期出台的私募资管运作新规,严控私募产品的杠杆,对于在熊市中高度依赖杠杆来赚取收益的债券类私募而言,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记者获悉,当前做债的收益已难以覆盖资金成本,越来越多的私募大佬开始考虑转型,有的转向宏观对冲策略,有的增加CTA和权益类头寸,有的甚至放弃私募业务。

  部分信托私募“火线”备案 监管趋严叹套利空间缩小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相关规定,目前44家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托公司中,有29家需要在8月1日前备案其首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记者了解到,近期一些信托公司在大限来临之间“火线”备案,但与坊间流传的种种私募“保壳”行为并不相同,多家信托公司人士强调相关产品本身就在业务开展计划之内,并非是应急之举。业内人士坦言,信托公司发行契约型基金是对自身业务的有益补充,但随着私募基金管理加强,泛资管领域监管套利空间开始缩小,契约型基金对于一些信托公司而言,重要性也将减弱。

  4276家私募遭协会列入异常名单

  7月19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官网发布了一则消息,题为《未提交2015年度经审计年度财务报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单》。该消息称,4276家私募未提交经审计的年报,被列入异常名单,且被列入名单的机构中,有3535家目前没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在异常私募名单中,多位被认为是实战高手的私募位列其中,林园投资的林园就是其中一例。

  多家私募静候公募牌照

  随着鹏扬基金的获批设立,阳光私募“进军”公募终于破局。业内猜测,鹏扬介入公募采取的全面“私转公”模式,或许是其能率先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不少知名阳光私募机构还在等候审批之中。另一家同样已上报了公募设立申请材料的私募欲采用“公私并存”的模式。这家私募是上海知名的私募机构之一,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已经超200亿元。该私募于去年12月上报了申请材料,目前同样处于材料审批阶段。

  新三板产品退出难 部分私募不惧寒冷仍进场

  新三板创新层推出两周,大家关心的创新层行情似乎并没有到来,创新层的流动性问题,依然是新三板之痛。实际上,新三板作为一个PE市场,投资回报期较长。然而在2015年行情火爆的时候,由于对流动性过于乐观,部分私募将产品锁定期设计较短。如今在市场处于冰点的时候,如何解决退出问题,成为了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6月365只私募产品清盘 创历史新高

  6月私募基金清盘数量达到365只,创2015年以来新高,这或许与去年6月大面积发行的私募产品到期清盘有关;与此同时,6月私募基金备案数再创新高,单月备案1429只,与5月(1308只)相较增加了近10%;当月阳光私募行业共发行证券类私募产品965只,发行量较上月大幅上升。

  三、上周私募业绩

  上周A股各大指数开始小幅走低,阳光私募基金业绩也相应掉头向下。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上周有净值更新的私募基金中,收益率在1%以上的产品仅为82只,远低于此前一周的千只以上;其中收益率在10%以上的产品仅有5只,此前一周则达到50只;有3只产品收益增长超过20%,此前一周也达到11只;收益率最高为102.39%,与此前一周基本持平。同时,上周负收益的产品中,下跌超过1%的产品达到102只,相比前一周的246只有所减少;其中8只产品跌幅在10%以上,最多下跌23.24%,也均低于此前一周的17只、最多下跌55.36%。

  按投资类型来看,上周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业绩下跌较大。统计显示,有净值更新的股票型产品中,收益率在1%以上的产品仅43只,远低于此前一周的千只以上;上周未有股票型产品收益率增长超过10%,此前一周则达到29只,其中有7只产品增幅超过20%。上周负收益的股票型产品相应也大幅减少,下跌超过1%的产品为29只,此前一周则达到151只;未有产品下跌超过10%,最多为下跌6.92%,而此前一周则有11只产品跌幅在10%以上,有3只产品跌幅超过30%。其他概念类基金上周公布净值的产品较少。

  四、上周私募持仓变动情况:

  私募整体仓位比照上周有小幅下降,部分机构在高位盘整期间开始适当获利了结,但整体变化幅度不大,大部分留有半成左右的仓位。

  五、下周市场展望:

  下周交易提示:

  证监会对4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涉及大智慧绿地控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7月22日表示,近日证监会对4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1宗信息披露案,为大智慧虚增净利润;2宗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1宗短线交易案,涉及绿地控股。此外,针对万科事件,邓舸表示,将坚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对监管中发生的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将严肃查处。

  下周5只新股申购 顶格申购需配246.5万元

  根据交易所公告,下周共有5只新股上市申购,周一至周五依次为华舟应急(300527)、幸福蓝海(300528)、新华文轩(780811)、中国电影(730977)与长久物流(732007)上市申购,顶格申购需配市值为246.5万元,其中中国电影顶格申购上限最高,需配市值达140万元。

  下周经济数据一览

  周一,德国七月IFO商业景气指数。

  周二,美国服务业、综合PMI初值,新屋销售年化月率;新西兰进出口贸易帐。

  周三,美国公布当周API、EIA原油库存;英国二季度GDP年率初值

  周四,美联储FOMC宣布最新利率决定;美国公布当周初轻失业金人数;欧元区7月经济景气指数。

  周五,欧元区二季度GDP年率初值;欧元区7月核心CPI,日本央行宣布利率决定。

  私募看后市:

  中投在线研究中心了解到,由于上周市场进入了盘整阶段,部分私募提高了警惕性,但对未来的中期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看好,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之后仍有择机向上的机会,但短期的风险偏好下降也不容忽视。

  世诚投资:目前A股市场的结构性反弹在下半年仍有延续的空间,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而背后的主要矛盾则是国内充裕的流动性对包括股权在内的各项资产的配置需求。虽然高收益率股票在近期已经有所表现,但后续仍有较大的空间,而背后的逻辑正是充裕流动性对生息资产的追逐。此外,还预期,今年下半年被机构低配的行业板块反而可能会有更好的相对表现。

  重阳投资:随着6月份风险因素消除,A股市场底部正在确立并有望迎来反弹,后市将呈现系统性均衡、结构性分化的特点。但是,市场整体系统性机会不足,尤其是高估值的中小市值股票将面临持续的调整压力。

  拾贝投资:短期看,市场预期乐观一些。中长期看,虽然经济还不明朗,但如果在改革方面有些突破,可能中期也会变得明朗起来。接下来,基于对未来是一个可以正常投资的市场的判断,公司操作上会更积极。

  展博投资:经历一年的调整后,市场稳定性逐步增强,大盘指数整体的波动性收敛,没有新的利空冲击也难以大幅下跌突破。后市仍是震荡阶段,呈现存量资金博弈的特点,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博道投资:股市经过一年的巨幅调整后,风险已大幅下降。因此,虽然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但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已可布局这一“可为”阶段。目前投资人的仓位都不高。这意味着,即使市场继续下跌,净值的跌幅也不会太大。而宏观经济一直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上证综指不具备一下跌破2500点的基础。所以说,未来一年,向上的概率大于向下的概率,即市场出现一定调整后就有反弹机会。更看好智能驾驶、医药、教育体育等服务性行业,这类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有机会脱颖而出。

  重阳投资:在改革创新双提速、利率趋势性下行的宏观背景下,符合经济转型方向、业绩稳定的低估值优质蓝筹股的吸引力将持续上升。股票组合将继续布局四类:具备正预期差、受益于改革红利的优势公司;新技术、新业态中具备超预期增长潜力的领先公司;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优质高端制造业企业;具备中长期可持续高分红能力的龙头企业。

  零度投资姚剑锋:债权私募占大比例的问题一直缺少被监管部门正视,这个现象还是和国内的无风险利率居高不下有关,固定收益类产品更贴近国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形态上其实就类似于拿契约型私募做类信托产品,之前扮演这个角色的是合伙基金。对于债权型私募,监管层不应该回避,而应该主动面对,要么明确限制,要么明确分类,并设定相应的标准和考试准入,目前这个默认把债权私募备案成股权且不设置分类的状态,很容易衍生更大的乱象。

  香颂资本沈萌:银行股盘子太大,被操控的可能性较低,加上业绩剧烈波动的几率较小,并不太受普通投资者的欢迎,破净主要是这种因素。银行股可以起到投资保值作用,一些稳健风格的投资者会看好银行股投资的安全性。此外,银行股每年的分红付息率也较高,购买银行股的分红回报相比银行理财也十分划算。

  盈阳资产孔煜菲:指数仍处于正常调整的状态,只是市场赚钱效应较差,板块轮动过于频繁,市场没有持续领涨的主线题材。总的来看,资金逐步转向中小创。

  牧容投资洪燕华:目前连收阴线,成交量上创出近期的地量水平,说明目前市场比较谨慎。目前黄金、有色等防御品种进入调整,投资者后面要注意风险。建议投资者留意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概念板块能否东山再起。从目前指数的运行节奏看出,短线指数向上的动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有向下寻找支撑的可能。由此来看,大盘短线将在3000点上方继续反复震荡。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