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19日11:13 钱生钱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二手时间的自由启示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寻找生活的意义。

  然而与寻找生活的意义相比,显然迷茫所带来的痛苦与焦虑更加让人刻骨铭心。或许生活本来就是迷茫的,不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谁也不能说“活明白了”。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对生活之意义的追逐。因为生命本该如此。

  听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生活,让别人的故事启发我们的生活,人们总是在这种周而复始中砥砺前行。如果想要倾听这样的故事,建议可以关注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二手时间》。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德国书业和平奖、法国美第契文学奖、波兰卡普钦斯基国际报告文学奖等奖项。2015年,因为她的“复调书写,成为我们时代里苦难与勇气的纪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说它是采访录恐怕更加贴切。它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从普通人的点滴生活中,真实再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以及人们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从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审视一个重大的时代变革,不管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深深镌刻上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而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也因此被赋予了时代特有的面孔。如今,二十年过去,面对理想之下的俄罗斯和崭新的俄罗斯,回过头来看看那段历史,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对于我们理解现在的俄罗斯不无裨益。

  德国媒体对该书的评论十分贴切: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我希望再出现个斯大林;只要那里是苏维埃政权,哪怕是猪圈,我也乐意生活其中;即使是牢笼,也是个温暖的牢笼。”当这些话从经历过前苏联暴政的那些人口中说出,困惑是在所难免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大部分人陷入贫困状态,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这样的时代为什么依然会有人留恋?做出上述论断显然更多考虑的不是经济因素。换个角度从价值观切入的话,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国家主义价值观绝对大于个人价值,生活中的一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价值。”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地植入那一代人心中,他们坚定地认为国家的伟大事业才是他们生存的唯一意义。所以苏联解体,比表面上政权瓦解更让人心痛的是他们心中国家的消亡。面对既是凶手又是受害人的那一代人,我们无法过多的评判,只能感慨人性、尊严乃至生活的意义被无情践踏,随之而来的不是愤怒抗争竟然是逆来顺受。人性在这里被深深地埋在国家为国民铺好的通往奴役的路上,个人根本没有任何选择权。

  当苏联解体,高压下的人们卸去镣铐,一夜之间成为暴民,这其实并不难理解,一个自己都没有权利意识的人,当然谈不上尊重别人的权利。于是,这时候,自由成为最可怕的事情,因为“来一个醉鬼就可以烧掉我的别墅。”好在年轻一代,已经站在坦克前,他们“愿意为自由而死”,这恐怕才是自由真正的意义。

  所有人都羡慕有思想的人,这部书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启发莫过于让我们思考要为历史留下什么,以便后来者知道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以及怎样避免类似的错误。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最好的答案。(文/碧琪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张彦如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