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0日14:29 《理财周刊》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股市的毒资产该怎么治

  贺宛男

  说到底,所谓资产管理、资管产品,就是企业或个人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机构又层层嵌套,空转套利,这一来,就给九好及其同谋们制造有毒资产提供了多种方便和机遇。

  “有毒资产”这四个字,几天前出现在一起借壳上市案中。

  就在刘士余脱口说出要抓“忽悠式重组”大案后没几天,证监会官方网站以“亮剑重组乱象、重拳出击有毒资产污染资本市场”为题,公布了对鞍重股份借壳九好集团的处罚决定。

  可就案情看,九好集团在3年(2013~2015)中虚构服务费收入也就2.6亿余元,虚增贸易收入更只区区57万元,虚构存款多一点,3亿元,算不上什么大案要案啊!而证监会的用词却是“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给出的也是顶格处罚,说是“顶格”,不过439万元,相关人员予以市场禁入而已。

  与同日对首例沪港通跨境操纵案当事人唐汉博、唐园子操纵小商品城一案罚没12亿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就在市场人士质疑对九好和鞍重处罚太轻之时,笔者却特别关注“有毒资产”这4个字,印象中,这可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首次使用!

  九好原拟注入上市公司鞍重股份的到底是什么有毒资产?

  是的,九好是一家平台公司,与其往来的供应商共计1300多家,查实涉及虚假交易的就达200多家,确实面广量大,但2.6亿元的虚构收入除以犯案的200多家小兄弟,每家也就130万元,都是小微啊,纵有毒性,也毒不到哪里去!

  关键还是同银行有关的那笔3亿元的虚构存款。

  据证监会查实,九好先是从外部借款3亿元,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后,即于借款当日或次日,将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进行质押担保,再通过承兑汇票贴现方式将资金归还借款方,从而造成账面上有 3 亿元银行存款的假象。

  看,又是理财产品,又是定期存单,又是质押担保,又是汇票贴现,这不都是银行常备常用的大资管产品吗?居然当天(或次日)买的理财产品(或存单)当天就可以质押或为他人担保,然后当天(或次日)就可以套现还给借款人!其中涉事的有平安银行杭州西湖支行、上海银行,可都是上市银行啊,他们就那么好糊弄?

  当然,还有将7亿多元净资产评估增值至37.1亿元的中联评估公司,有信誓旦旦地坚称这块有毒资产十分优质的审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法律顾问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以及财务顾问西南证券,都是业内大名鼎鼎的机构!

  看来,这起“有毒资产污染资本市场”案,决不会到此为止,好戏还在后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宣布要守住三条底线,即“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的底线”。而在金融安全方面,面对的是“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四大领域的金融风险,其中尤以影子银行为甚。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2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贷款106万亿元,增长12.8%。

  说到底,所谓资产管理、资管产品,就是企业或个人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机构又层层嵌套,空转套利,这一来,就给九好及其同谋们制造有毒资产提供了多种方便和机遇。

  央行行长周小川说,现在的资管产品有一些“套利机会太多、投机性过强,忽视风险,没有一些起码的风险管理”。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则指出:“金融领域的风险点,我们是高度关注的,发现了会及时处理,靶向治疗。”如今,“有毒资产”已经进入监管部门的视野,如何靶向治疗,当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王琛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