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7日15:25 《钱生钱》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中美货币的互补基础

  两年以来,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趋势已经看似明显。美元升值,美股频创新高;人民币贬值,兑美元险些“破7”。

  面对巨额的贸易逆差,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的重振制造业显得非常尴尬,因此美元持续升值并不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而人民币呢,其实也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首先,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增长6%到7%,人民币要升值,美元要贬值。第二,中国的国债利率比美国高0.8到1个百分点,投资回报率高。第三,在全球贸易低迷的情况下,美国出口下降,中国出口也下降,但是美国出口下降比中国更多,中国对美国出口是顺差,因此人民币升值理所应当。

  去年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占了10.92%,中国贸易全球第一。但是综合来看,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目前发挥的作用只有2%,还差9%,这是未来5到10年的发展方向。如果要增加那9个百分点,就会在海外形成将近7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的需求,从而拉动人民币的升值。

  再看我们几乎奉行为国策的“一带一路”建设。现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已经达到30%,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持有人民币。未来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会提升。而美国扩大投资,降低税收,财政赤字扩大,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大,未来的利率水平上升,它的通胀率会上升,所以美元要贬值。

  侧面看一下欧洲,欧洲通胀率在上升,就业在增加,今年会减少对其QE的认购规模,这意味着欧元对美元要升值。欧元在美元的汇率指数当中占了56%的比重,美元指数要下降。所以从中长期看,美元有贬值的要求,或者从短期看,中国有一定的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但是不要夸大。对欧洲不要过于悲观,中英之间已经进入黄金时代,稳定发展的欧洲对中国是有利的,也是制衡美国的重要因素。

  中美之间的货币博弈,归根结底是对外贸易的博弈。那么,中美之间会不会发生真正的贸易战呢?过去三年,全球的贸易增长是低于经济增长的,刚才分析过,中国经济贸易增长是负增长,美国的出口也是负增长,但是美国的出口下降幅度比我们多。

  从行业结构来看,中美贸易有一定互补性。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仪器(根据分类可能主要是家电、电子等类别,占出口总量47%)以及纺织品(11%)、金属(8%)、鞋帽伞(5%)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31%,主要是资本品)、运输设备(21%)、植物产品(11%)、化工产品(8%)等。概括来说,中国对美国出口偏消费品,而美国对中国出口偏资本品和科技产品。中美之间较难在不损伤本国利益的情况下通过贸易战来遏制对方。

  关税方面,纺织服装、家电、部分个人耐用品、家具装饰等行业中国出口在美国私人消费中占比较高,关税如若提升将带来较大影响。目前美国对这些行业的关税不是很高,如中国服装常见产品类关税一般在10%-20%左右,这些产品的关税若提升至45%将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影响量级方面,美国私人消费2015年为12万亿美元,和中国出口的相关性较高的汽车及配件、休闲用品及交通、家具及家用设备、衣装等部分总占比在12%左右,中国出口在这部分商品中的占比在5%左右,加上服务类的出口,总消费部分中国的出口额在2151亿美元左右,其中部分消费类别,来自中国的进口占美国本地的消费接近1/3。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之间其实是互补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倘若发生贸易战,则一定是两败俱伤,同时会有其他国家从中受益。这种损己不利人的做法,相信中美都不会选择。

  因此,2017年,也许就是美元和人民币趋势的逆转年,让我们年底再看。(文/博闻 图/网络供图)

责任编辑:张彦如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