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7日16:04 英大金融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美国商人

  文 | 本刊编辑部

  富而优则当总统,特朗普坚信一切皆可交易。为了实践“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诺言,特朗普提出减税、贸易保护、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主张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商人的烙印。

  以商人当国,特朗普却一不像陶朱公,二不像吕不韦,比起来与刘邦更有几分相似。

  不像范蠡,因为他功成而不身退,反而激流勇进,以七十岁高龄的“政治素人”身份参选;不像吕氏,因为他并不为“立国家之主赢利无数”,而是富而优则介入政治,相信“我本人就是体制”;而论起性格特质,汉高祖的口无遮拦、颐指气使、勇于尝试、成功得有些出人意料,在特朗普身上倒有不少印证。

  既然当上了总统,三把火总是要烧的,他上任之前向选民承诺的一套经济政策必定会被拿出来推行。简单来说,就是对内的新自由主义,包括强调减少国家管制、激发市场活力、削弱福利国家,以及对外的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也就是强调美国的本土经济利益而不是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这种混合的经济政策,被称为“特朗普新政”。

  可是,总统毕竟不是皇帝,既做不到一言九鼎,更不是万能的。从理想到现实总有差距,这些经济政策有的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有的逆时代潮流而动,有的则以伤害别国利益为代价,所以要想推行难免受阻。例如,特朗普移民新政不得人心,科技巨头纷纷反对;特朗普的政策要成为现实还面临国会的“恶斗”。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最近放话,要“拼尽全力”阻止特朗普废除金融监管法“多德-弗兰克法案”和奥巴马医改法案。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这样特立独行呢?

  投桃报李

  可以说,特朗普是被美国中产白人的“愤怒”抬进白宫的。

  从“占领华尔街”运动反映的1%和99%人群的对立,看得出贫富收入的鸿沟不仅没有弥合,近些年分配的天平更加倾斜,不少美国人甚至开始担心下一代不会比自己过得更好,换句话说,普通美国白人的“美国梦”有点儿做不下去了。

  正如IMF前副总裁朱民指出的,和很多国家一样,在全球经济还没能摆脱经济危机阴影的背景下,美国也面临着深刻的经济结构性变化。美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为78%,经济结构很轻,制造业空心化,工业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出现了产能过剩,以致投资出现急剧下降。经济活力下降,新成立公司比重持续下降,企业结构老化,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中产阶级的收入在急剧地紧缩。同时,美国还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上述问题显得更加严峻,经济前景也更为堪忧。

  出于不满和担心,集中了美国传统制造业的五大湖及东北工业区,也就是所谓的“铁锈地带”,集体倒向了特朗普,成了特朗普胜选的关键因素。特朗普成功地抓住数以百万计工薪阶层的心理,用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在“锈带州”掀起了一场有美国特色的“革命”。

  作为商人,特朗普拥有大约150家公司,这些公司和至少25个国家有生意往来,是全球化绝对的受益者;可作为总统,他声明自己要为美国普通大众服务。就像在就职典礼演讲中说的, “美国优先”,目标是重振美国就业和增长,可以看成美国版本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上任的1月20日当天,特朗普就在白宫网站公布了未来经济政策目标,包括未来10年内新增2500万个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实现4%的年增长、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等。

  不出所料,这些经济政策和他竞选期间的承诺基本一致。看得出,特朗普正在意志坚定地贯彻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开始改变美国、改变世界,也以此回报支持他的选民。

  特朗普要做准备“打仗”了。

  围绕赤字的内战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概括特朗普经济学的主要措施,可以写成“减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保护”。

  首先,特朗普要减税。他要把居民个人的所得税由7档减少到3档,对富人减税,对穷人增加税率抵扣;要把公司所得税的税率从35%降到15%,同OECD国家中公司税最低的英国和加拿大持平。

  很显然,降低个人所得税,是为了激励私人消费,而降低公司税,可以把全球的资本引入投资和建厂。就在不久前,福特公司取消了在墨西哥投资16亿美元建设小型车新工厂的计划,承诺在密歇根州的福拉特洛克创造700个生产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的新职位,同时还称赞特朗普改善了美国的商业环境。其他多家生产商,例如开利(Carrier),也都已改变了计划。当然这和特朗普在推特上的言辞威逼大概不无关系,但减税的利诱想必也发挥了作用。

  其次,特朗普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竞选纲领中,特朗普称这一数字将在5500亿~10000亿美元。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估计,基础设施支出方面存在两万亿美元的亏空,可见空间巨大。这类支出将改善美国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并且为工人阶级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发挥经济刺激作用。

  接着,问题来了。减税会导致联邦政府收入下降,在现有开支难以压缩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又要增加开支,这一进一出,钱从哪来?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扩大财政赤字。

  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估算,特朗普的税收计划将降低所有所得阶层的税收负担,受益最高的是最高收入家庭。美国联邦税收收入就将在第一个十年后减少6.2万亿美元。美国联邦债务将在第一个十年增加至少7万亿美元,在2036年的时候增加20.7万亿美元。

  而美国所有的政府债务都要通过国会的批准,并且受债务上限的约束。2010年,就是因为国会不肯批准奥巴马提出的债务上限,此后的两个礼拜,华盛顿所有的地铁停运,公园、政府关门。这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美国政府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美国甚至世界停摆。

  所以说,政府能否运作是件重要的事情。特朗普将面临比奥巴马更加严峻的“财政悬崖”问题。按照特朗普的计划,钱很快就会花光,目前的债务上限就会达到,他要在即将到来的3月份,去求国会提高债务上限。

  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是民主党的经济政策,有一定凯恩斯经济学味道。历史上,共和党比较反感这项经济政策,因为这意味着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同时推高通胀水平。所以目前,美国国会中的共和党议员对此似乎很不很感冒。加上特朗普又是以“反建制派”的身份胜出,与党内众多大佬不和,因此,快速理顺诸多关系,称得上一场需要硬着头皮向前冲的战斗。

  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因为对外所持的保护主义和本土主义,看上去特朗普已经和不少国家拉开了贸易战的架势。

  特朗普的经济顾问纳瓦罗认为,只要消除美国年复一年的贸易逆差,实现贸易平衡甚至贸易顺差,就可以使每年的GDP增长加快1个百分点,创造更多就业。

  可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最令主流经济学家担忧。问题在于,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在赤字财政扩张、国内储蓄不足的情况下,用贸易保护来实现贸易和经常项目平衡,终归是舍本逐末,难以奏效。因为财政赤字攀升意味着国债增加、推高长期利率,必然吸引资本流入来填补国内资金缺口,使美元升值,从而鼓励进口减少出口,增大贸易赤字,导致财政和贸易出现“双赤字”。

  美国的经常项目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里根经济扩张时期出现庞大逆差,美国从此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从供给侧来看,以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实现贸易平衡,必然会搞乱美国产业的国际供应链,提高生产经营成本,哪怕没有招致贸易对手的报复导致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也会得不偿失,阻碍生产力的提升。

  事实上,特朗普已经频频放出狠话。不仅正式宣布美国退出TPP,而且宣称要就北美自贸协定重新谈判,对进行“不公平倾销和补贴”的国家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甚至威胁退出世贸组织。

  美国无党派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如果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引发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行为和触发贸易战,将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损失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以特朗普多次提到的征收惩罚性关税为例。如果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征收45%的关税,对其他国家增加30%~40%不等,是否可行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判断,短期来看这样做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长期来看对美国也是非常不利的。

  2009年奥巴马对中国轮胎征收45%的双反税,结果怎么样呢?美国在保住了1200个美国就业岗位的同时,美国的消费者在第二年多付出了11亿美元。1200个岗位、11亿美元,平均每保住一个就业岗位花了90万美元。同时,作为报复,中国限制了美国家禽产品的出口,少买了美国10亿美元的家禽产品,使得这个行业又有很多人失业。由此可见,特朗普如果真的要打贸易战,必将带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烈局面。

  的确,谈钱不止伤感情,利益更是生存的机会。各国原本在美国一手打造的全球经济体制中各司其职,这下都要打破重来,混乱和抵制可想而知。

  就像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说的:“一直以来,一个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的正常运转,依靠的都是美国的霸权。如果美国开始单方面采取行动修改这一契约的条款,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强大的参与者都将乐于展开报复,并引发一场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螺旋式下行。”

  本质还是商人

  从这一系列政策看得出来,特朗普骨子里仍然是个精明的商人。

  在竞选美国总统之前,特朗普被叫作“地产之王”,还是一位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以及娱乐明星,在美国享有超高知名度,真人秀节目《学徒》里的一句台词“You are fired”堪称经典。可是驰骋商海多年,特朗普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坛局外人,他是美国历史上少有的在当选之前没有任何从政经历的总统。

  尽管由于在商业领域的成功,他对自己极其自信,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但他对政治和政策的理解还是会受到商人身份的影响,所提出的政策主张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商人的烙印。至于“美国优先”的口号,可以理解成“在政言商”,他希望美国少管世界上的闲事,多做些对自己国家有利的实事,甚至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重商主义”。

  所以,特朗普认为一切皆可交易。特朗普三十年前就出版过畅销书《做生意的艺术》,商业技巧可谓炉火纯青,谋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成了深入骨髓的观念。

  同时,作为政坛“新人”,他很可能利用各方观望和判断的时间,左冲右突、试探搅局,从而寻求占据主动。例如发布“禁穆令”,提前挂断澳大利亚总理电话,甚至此前和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通话,都透着浓浓的博弈意味。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应对特朗普政府,大概都要做到既灵活,又现实,而且必须坚守原则和底线。

  除了特朗普本人之外,他的内阁经贸团队也是别具一格。因为出身商界,又是以“造反派”的身份脱颖而出,特朗普并没得到美国主流政治精英的多少帮衬,于是所选的经贸团队成员也多来自自己从商的朋友圈。就这样,“高管”推开旋转门任职 “高官”,成为未来几年内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他们具有天然的忠诚度,以及强悍的执行力,和特朗普一样注重现实利益,而不那么在乎原则和逻辑。

  这样的团队构成一方面反映出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抽干沼泽”,改变华盛顿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考验着他的整合和领导能力,毕竟CEO云集,个个都是决策力和领导力一流,组成了一支“孙悟空团队”,怎样凝心聚力推进核心政策是关键。

  当然,众多核心政策需要经过国会审议,并不是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就能实施。知易行难。因为特朗普之前是体制外的精英,对体制内的约束条件认识和感受不深,进入之后他会慢慢发现,到处有规有矩、布满地雷,从而不得不修正其政策选项和政策执行的力度,所以张宇燕认为,特朗普政策实施的强度是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能够兑现50%就很不错了。

  正如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在2016年12月15日凌晨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之后的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所说:“所有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参与者都认识到,其实经济政策变化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对美国经济会产生多大程度的改变也充满不确定性,这些政策和其他的要素结果在一起,包括全球经济的展望和其他国家的经济水平都会对我们国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会持续地监测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其中连续使用的“不确定”让人感觉前景就像一道方程式,里面几乎全是变量,解出来的答案自然也就在不停地变。

  究竟会怎么变?如果把多方“交战”与博弈当作现实版的“总统培训班”,很大程度上就要看特朗普总统在里面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了。

  (本文由本刊记者苏慧婷执笔)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