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14:55 《理财周刊》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大户沽货 谁买美债?

  美国财政部于近期公布了美国政府债券最大海外持有者,结果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均在大幅减持美债,而买入这些美债者是美国“散户”。“散户”敢接“大户”货?究竟为何?

  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估算数据,中国在2015年8月至今年8月间出售约折合57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来防止人民币大幅贬值。今年9月,中国外储又下降190亿美元,跌到了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

  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亦包括国际资本流动数据,美国8月份长期投资组合证券净流入483亿美元;同期美国跨境投资流入738亿美元,其中包括国库券和股票互换等短期证券品种。

  报告还显示,8月外资净卖出美国国债248亿美元,净买入美国股票27.3亿美元、企业债券228亿美元和296亿美元的机构债券。

  具体数据如下:中国持有1.1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下降337亿美元;比利时持有1570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增加26亿美元;俄罗斯持有875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下降7亿美元;日本持有1.14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下降106亿美元;沙特持有930亿美元美国国债,环比下降35亿美元。

  再从各国买债比例来看,值得注意的是金砖国家自2011年就开始停止买入美国国债,2011年至2015年期间被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开曼群岛和瑞士5国代替。

  愈来愈明显,大国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基金经理以及其他持有美国国债的官方机构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抛售美国国债。

  那么,抛售的美国国债卖给了谁?目前看是个人投资者,就像股市中的散户一样,个人投资者成了接盘的人。总体来看,个人投资者吸收了上百亿美元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真是中、日、沙特这些大户沽债,只得散户去接货时,总会有一日,这些散户会无力承接,而大户仍持续沽债,则债息就会被急扯升,金融市债会大乱。

  那么,投资者该对中、日、沙特大户的沽债怎看?

  其实,不用太焦急。

  第一,美国政府怎会不关心持美债大户的持沽情况,这些大户如出货,会不被协调、安排?真的会任由中、日、沙特自由沽债吗?在这个环节,如投资者仍相信资本市场是“自由”的话,看来是有点幼稚了。

  第二,为什么美国散户能接到中、日、沙特大户的货?看历年外国买家、美联储、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购买国债占比,就一目了然。

  在2015年之前,美国政府的发债量都在4万亿至5万亿美元间,但这两年,发债量只1万亿美元,而在2001-2008年的8年间,美政府的发债量也是在较低位,约3.5万亿美元。 其中10年期的债,在近年就到期,要赎回,但数量比2008~2015年间少。因此,在2015年之后,美国散户(包括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等机构)对这个缩量的供应,应可食下。

  同时,2011-2015期间的5年期债亦要到期,又怎办?事实上,该期间美联储买入了不少美债,如到期,其公布的处理方法很可能是“滚动持有”,即左手到期,右手买回,所以不会实质性地给市场资金加大压力。

  第三,传言说美国也有国家队托市。 美国政府是知道,这些持债的外国大户总有一天会沽货的,故有间叫“Citadel”的投资公司,伯南克离任美联储后就做了其董事;有传言称,这其实是由美国政府投资的公司,用来维持金融市场秩序(即托市),跟中国的“国家队”无异。

  有国家队,买债有人,投资者就不必心焦。只管听其言,观其行了。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必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房地产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买入京东背后有何隐情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炒作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0